法醫作證剴剴營養不良「浮現骨骸輪廓」 揭解剖慘況3死因排除嗆奶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法醫許倬憲出庭,爲剴剴案作證。(圖/記者黃哲民翻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臺北地院審理剴剴案,29日上午傳喚法醫師許倬憲作證,他篤定認爲剴剴死於低血容性休克,而營養不良與肺炎是次要原因,造成體內缺血、免疫力下降,再加上長時間罰站與全身多處瘀傷,使體內滲透壓失衡,他並明確表示剴剴死因跟所謂溢奶嗆到無關。

許倬憲現任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病理組組長,從事法醫工作28年,每年解剖、鑑定逾200件,他負責解剖鑑定剴剴遺體,29日出庭證稱剴剴死因爲低血容性休克,體內血液循環不足,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包括取自肺、肝與腎等重要器官切片,血管內幾乎無紅血球而塌陷。

此外,剴剴遺體佈滿各種瘀傷,許倬憲說,解剖部分較嚴重外傷區域,排除死後屍體變化的紅斑,看到有些深及皮下組織的體液鬱積,代表微小血管破裂,水跟血漿等成分跑到組織間,更使血管缺血。

▲保母姊妹劉彩萱(粉色連帽衣)、劉若琳(灰色連帽衣)開完庭還押。(圖/記者黃哲民攝)

相較之下,剴剴頭臉與頭皮多處大面積瘀傷、皮下組織出血,但沒有顱內出血,許認爲這些不是致死原因,反而營養不良才是加重因子,他說不吃不喝會瘦,一般人不會因此瘦到看見骨骸輪廓,但剴剴遺體看得見輪廓,浮現肋骨、臀部皮膚出現皺摺,解剖幾乎看不見皮下脂肪,相當嚴重。

許倬憲表示,營養不良會使肝臟製造蛋白質能力下降,凝血功能變差,連帶使免疫蛋白減少、抵抗力下滑,所以剴剴出現肺炎症狀,也是死亡加重因子之一。

檢方試圖釐清剴剴遺體瘀傷是遭捆綁、毆打所致,許倬憲說有些傷是鈍力造成,類似被球棒毆打、傷及深層軟組織,但須靠事證判斷,他解剖目的是找出缺血原因,長時間罰站會造成水腫,但久站因重力緣故,血管內的水分往外跑掉,也會造成低血容性休克。

檢方發問解剖會否發現生前不存在的傷勢,涉案保母劉氏姊妹的辯護律師團,也質疑剴剴死後15小時才解剖,期間屍體變化是否影響判斷,許倬憲肯定表示這種情況,就不是外傷,而是屍斑,憑經驗就能排除,實際切開來觀察,更能確認。

許倬憲排除剴剴體內有毒物反應,雖驗出抗組織胺藥物反應,但跟死因無關,也判斷剴剴沒有橫紋肌溶解症致死證據,更重要的是,他在剴剴肺組織裡僅看見疑似食物的少量異物,但氣管沒阻塞、非致死原因,若看見有阻塞,那就是窒息死亡。

劉氏姊妹在剴剴不治後,曾宣稱原因是溢奶嗆死,許倬憲證詞明確排除這種說法,他並指出剴剴遺體生殖器呈現脫水狀態、有裂傷且形成部分纖維組織。他強調,判斷死因須綜合各項因子,遺體冰存與解凍雖會有差異,他都依當下觀察做紀錄,不會影響解剖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