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芽≠壞掉 洋蔥、大蒜髮芽後更營養 致命根莖類是它

洋蔥、大蒜髮芽後反而更營養,但仍建議儘早食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最近不時會下雨,氣候潮溼加上保存不當,家裡的洋蔥、大蒜很容易發芽,到底能不能吃?好食課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包括洋蔥、大蒜、黃豆、綠豆、藜麥發芽後,反而提升營養,但發芽的根莖類食物馬鈴薯,則可能產生龍葵鹼,一定要丟棄。

好食課指出,馬鈴薯未發芽前即有少量龍葵鹼,但屬於食用安全範圍,而在發芽時,馬鈴薯會大量產生龍葵鹼,集中於皮跟芽眼處,但馬鈴薯肉裡的含量也會增加,因此就算挖掉芽也會有殘留,高溫加熱也無法去毒,建議直接丟掉。

好食課指出,發芽後反而更營養的是洋蔥、大蒜、黃豆、綠豆與藜麥。

洋蔥發芽後總多酚、黃酮類都會提升,但辛辣度會減弱,且發芽4到6天內抗氧化力最強,超過10天后開始下降,建議儘早食用。

黃豆、綠豆發芽後,即成爲豆芽菜或綠豆芽,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纖維、異黃酮、總酚類等抗氧化力提高。

大蒜髮芽後總多酚、黃酮類、維生素 C含量提升,抗氧化力升高,但於發芽後10天開始下降,建議儘早食用。

許多人煮飯或購買超市涼拌菜會發現藜麥冒出芽,這屬於正常現象,且營養也會提升。

好食課表示,發芽後可以吃,但營養、口感變差的食物有地瓜、芋頭、姜、胡蘿蔔,尤其是姜在發芽後,辛辣素變少、香氣降低,腐爛的姜可能會產生黃樟素,建議一有壞掉都要丟棄。

好食課提醒,食材仍舊要視自身食用量去做購買,不鼓勵將食物囤到發芽甚至壞掉。另外,生吃可能會有微生物污染問題,如果食材已腐爛、發黴,就直接丟掉,避免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