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脂餐竟成血糖「大怒神」 醫揭1秘訣:指數穩定又甩肉

醫師提醒,若在用餐後,有昏昏欲睡、容易嘴饞的情形,有可能是因血糖波動太大。(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人自以爲吃得健康。內分泌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陳潔雯分享有位婦人早餐都吃全麥吐司加果汁,認爲低脂又有水果,但每次吃完都覺得很累,後來就醫才發現這種吃法,會讓她的血糖像大怒神,先飆高再驟降,經指導早餐先吃蛋白質,最後吃澱粉,不僅血糖變得平穩,人更有精神,還減重5公斤。

陳潔雯在臉書粉專「療生活 ‧ 陳潔雯醫師」PO文指出,上述婦人就醫時有着嚴重的胰島素阻抗,在指導下使用CGM(連續血糖監測)來監測血糖,才發現她自認的「低脂健康餐」,其實是血糖殺手。

陳潔雯指出,婦人早餐都是吃全麥吐司加果汁,澱粉與高糖的組合,讓她餐後血糖飆升至185 mg/dL,2個小時後血糖回到100 mg/dL,短時間內血糖劇烈波動,讓婦人感覺異常疲憊。

陳潔雯指出,在指導下,婦人做了飲食調整,早餐先吃例如雞蛋等蛋白質食物加上膳食纖維,例如酪梨,最後才吃少量澱粉,婦人餐後血糖峰值下降35%,餐後體力明顯改善,3個月後,體重減少5公斤,也改善了胰島素阻抗情況。

陳潔雯表示,如果你也是常常用餐後感覺昏昏欲睡、容易嘴饞,有可能就是血糖波動太大,可像上述婦人般,裝上CGM(連續血糖監測),測試不同的食物,例如白飯與糙米,燕麥與地瓜,哪個最適合自己。

此外,陳潔雯表示,調整進食順序,例如先吃蛋白質與纖維,澱粉等碳水食物放最後,血糖平均可降30%,吃完後也比較會有精神。

前臺大醫院醫師蒼藍鴿在YouTube頻道PO出影片,他指出飲食順序關係着血糖波動,他在吃同樣份量的定食下,進食順序若是先吃飯再吃肉與菜,飯後血糖會快速上升,2個小時後再降爲飯前狀態;若順序改成先吃肉、菜再吃飯,血糖相對平穩,且飽足感可維持至4、5個小時,都不會想再吃東西。

蒼藍鴿表示,血糖快速上升時,身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去把血糖降下來,胰臟負擔也會變大,當血糖被大量胰島素壓下來後,飢餓感也會容易出來,反而會去吃更多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