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別讓違禁水光針“刺傷”女性健康
在“顏值經濟”的浪潮中,水光針作爲快速改善肌膚狀態的醫美項目,成爲許多女性追求美麗的捷徑。然而,當暴利與監管漏洞相遇,違禁水光針便如暗流涌動,悄然“刺傷”女性的健康與生命。近日,18歲少女因注射違禁水光針,導致面部潰爛的悲劇,再次將這一行業的亂象推至風口浪尖。這警示我們:醫美行業的“美麗陷阱”,亟需被法律、科學與理性合力填平。
違禁水光針的危害,是刺向健康的“隱形刀刃”。正規水光針通過注射透明質酸等成分滋養皮膚,但違禁產品往往成分不明、質量堪憂。不法商家爲降低成本,可能使用工業膠水替代醫用材料,長期注射或引發癌症風險;未經消毒的針頭、不合規的操作環境,極易導致感染與炎症;更有甚者,在針劑中添加生長因子等違禁成分,刺激皮膚無限增生,最終形成難以修復的瘢痕。醫學專家指出,這些“三無產品”不僅破壞皮膚屏障功能,還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如內分泌紊亂、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每一支違禁水光針,都可能成爲懸在求美者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破解亂象,需多方合力織就“安全網”。監管部門應強化源頭治理,嚴查生產、流通環節的非法行爲,對違法者施以重罰,切斷違禁產品的生存空間;醫療機構需嚴守職業底線,拒絕爲非法產品提供操作平臺,以專業與良知守護行業信譽。此外,社會科普與教育亦不可或缺:媒體應客觀傳播醫美風險,避免片面渲染效果;學校與社區可通過講座、宣傳冊等形式,普及科學審美觀念,幫助公衆建立理性認知。唯有法律、行業、社會三方同頻共振,方能剷除亂象滋生的土壤。
對女性而言,健康纔是最美的底色。追求美麗無可厚非,但絕不能以犧牲健康爲代價。選擇醫美時,務必選擇正規機構與持證醫生,警惕“低價速成”的誘惑;術後嚴格遵循護理規範,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更重要的是,我們應重新審視“美”的定義:真正的美,源於自信與健康,而非短暫、虛假的“濾鏡效果”。
違禁水光針的陰影之下,是無數女性對美麗的渴望與健康的焦慮。唯有以法律爲盾、科學爲劍、理性爲燈,才能照亮行業暗角,讓“美麗”不再成爲“刺傷”健康的利器,讓醫美迴歸醫療本質,讓每一位求美者都能在安全與尊嚴中擁抱真正的美麗。
作者 張西流
責任編輯 何丹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