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未提臺灣…學者稱罕見:不代表高枕無憂 我方需審慎以對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的「川習會」30日在釜山登場。圖/路透

30日在南韓釜山登場的川習會落幕,美國總統川普稱「沒有提到臺灣」,大陸新華社的報導也隻字未提臺灣。學者表示,雙方完全未提臺灣較爲罕見,也不代表我方可以高枕無憂,川普預告明年4月訪中,但距今仍有約半年時間,存在很多變數,接下來必須高度審慎觀察美中臺三邊動態關係。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表示,川習會完全沒有談到臺灣議題較爲罕見,有可能是雙方幕僚事前溝通過這次不談臺灣,也可能川普幕僚提醒川普,在以貿易爲主的談判討論中應避免談及高度敏感的臺灣問題。

李大中指出,此次川習會未提臺灣議題,不代表臺灣可以高枕無憂。川普已經預告明年4月訪中,雖然仍有很多變數,但一旦成行是美國元首的國事訪問,依過去經驗來看,習近平不可能在美中元首正式會晤中,完全不提臺灣問題,美中有美中的問題,臺美之間也有臺美之間的問題,我方接下來必須高度謹慎觀察美中臺三方動態關係。

李大中表示,從川普在川習會後對外的說法來看,川普強調雙方就關鍵稀土供應達成爲期一年的協議、中方非常大量地採購美國黃豆與其他農產品以及降低芬太尼相關關稅等;川普還形容這次會談「滿分10分有12分之高」,川普想要凸顯的是爲了美國利益,談判滿載而歸、他是談判高手。至於中國大陸在意的鬆綁科技制裁等,川普就沒多談。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表示,川習會前川普確實說過臺灣議題可能被提起,依照過去美中元首或高層會晤經驗,美方比較不會主動提臺灣議題,多是就中方所提臺灣問題迴應並重申美國基本立場;這次雙方未談及臺灣,凸顯美中都不希望臺灣問題成爲會議焦點,單純聚焦美中雙方貿易問題。

王宏仁指出,美中雙方未提及臺灣是好事。習近平在開場時談到「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意在傳達中美應共管包含臺灣在內的印太事務;但會議結束雙方只談芬太尼等既有貿易失衡問題,未提臺灣,凸顯沒有所謂「G2共管」機制。

川習會前,川普表示與習近平的會晤很可能長達3到4小時,但30日雙方只談了100分鐘。王宏仁說,就美方的思維與文化,通常雙邊關係越好,談得越久,這次川習會比預期會談時間少很多,也凸顯美中雙方緊繃的關係只是稍微緩和,接下來美中之間的關係,還是得視川習會後,中方是否爲實際履行談判結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