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問題 學者:川習會纔是重點

學者建議AIT鼓勵賴政府展出二戰時期關鍵文件,而非拱手讓中共扭曲史實。圖爲賴清德總統(中)13日到新北市板橋深丘福德宮參拜。(杜宜諳攝)

美國在臺協會(AIT)9月12日晚間應媒體詢問表示,中國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然而北京的論述完全是虛假不實的,中方不實法律論述的意圖是將臺灣孤立於國際社會。學者認爲,AIT臺北辦事處與其譴責中共扭曲開羅宣言等文件與歷史事實,還不如呼籲並鼓勵賴清德總統同時要求我國政府展出這些關鍵歷史文件。另外,我國更應該關注的是10月的川習會,美中是否對於「反臺獨」的態度有所變化。

事實上,AIT電郵回覆媒體內容稱臺灣政治地位未決定,並非美首次有此說法。2022年9月26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當時在記者會就公開表示,美國對臺灣主權不持立場,也強調美方「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務院官網上有關美臺關係現況說明也常增減,像美總統川普就任後,今年2月13日,國務院官網就刪除「不支持臺獨」,當時美國務院也表示,對臺政策不變。

美方此次再度針對兩岸議題表態,AIT指出,無論是《開羅宣言》還是《波茨坦公告》抑或是《舊金山和約》都沒有決定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這番言論,受到臺灣各界關注。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帆認爲,美方可建議賴政府高調要求相關部會展出波茨坦宣言、開羅宣言、中日和約等關鍵歷史文件,事實勝於雄辯,更何況中華民國纔是在二戰期間與美合作的同盟國,兩岸掌權者都不該成爲歷史修正主義者。

陳奕帆說,AIT甚至也可與賴政府一同在臺北與華府同時舉辦抗戰相關文件展覽,讓臺美雙方共同回憶二戰同盟時期的抗戰勝利歷史,並藉10月在國慶日、光復節提倡抗戰勝利80週年的歷史,而非拱手讓中共扭曲史實。

另外,陳奕帆提醒,國務院今年2月修改臺灣網頁後,未有任何更新,甚至已封存成歷史頁面,表示國務院未把臺灣問題當成目前政策優先順序。美方若非常重視臺灣,不應該大半年來都封存網頁。陳奕帆還表示,川普政府迄今未有指派AIT主席的動作,也證明臺灣問題並非現任政府政策優先事項,若華府高層沒有大規模更動對臺政策的趨勢,AIT臺北辦事處發言人豈敢越俎代庖?

陳奕帆最後警示,我國政府更該關切很可能在10月底舉行的「川習會」,美中兩國是否會針對臺灣,進而提出「反對臺獨」比不支持有更明顯的變動,甚至寫進美中兩國的聯合公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