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倒數中「4大重點一次看」 學者點名TikTok交易是關鍵

▲川普與習近平2019年於大阪G20高峰會見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川習會可望在10月底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登場,將是2人自2019年以來首次面對面。《日經亞洲》撰文整理出關於這次談話的4大重點。

1、川習會如何促成?

美中關稅戰緩和後,雙方貿易代表已在日內瓦、倫敦、斯德哥爾摩、馬德里展開4輪談判,希望達成貿易協議。此外,兩國領袖19日通話,不僅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緊張關係,川普更宣佈將在APEC場邊與習近平見面。

儘管北京尚未正式確認消息,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資深分析師詹傑瑞(Jeremy Chan)指出,APEC會晤「反映了雙方領導人維持對話的意願,也爲更具實質性的協議創造條件」,該協議可望在川普未來訪中時宣佈。

2、會達成貿易協議嗎?

19日通話後,川普不僅宣佈2人將在APEC會晤,還表示自己有意在明年初訪問北京,習近平也會在恰當時機拜訪美國。這番言論被解讀爲,「在可預見的未來,貿易談判仍會持續下去」。

市場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創辦合夥人兼研究主管克爾伯(Arthur Kroeber)指出,目前美中關稅暫緩期限爲11月10日,TikTok交易期限則是12月16日,「接下來還會有更多討價還價。」

▲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的貨櫃與貨船。(圖/路透)

北京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爲,美中貿易協議可能採取「階段性方式」達成,但川習會仍有機會取得實際成果,例如某種形式的關稅協議,可能條件包括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

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說,「川普希望展現自己能夠比前任們從中國身上得到更多利益,習近平則想要緩解美國製裁及出口管制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壓力。」

3、誰佔上風?

TikTok交易可能對未來的談判產生重要影響,但關鍵細節尚不完全明朗。

根據目前瞭解,爲了解決國安問題與符合美國法律,TikTok美國版app將由總部設於美國、新成立的合資企業營運並且重建內容推薦演算法,包括甲骨文(Oracle)在內的一批美國企業將擁有大部分股份,字節跳動(ByteDance)的持股比例則必須降至20%以下。

全球性企業與投資銀行「那堤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認爲,中國順利解決了TikTok問題,因爲這筆交易意味着「美國欠中國一些東西」,並且可能促成一些協議,例如把與毒品芬太尼(fentanyl)相關的關稅降低一半至10%。

▲中國出現經濟放緩跡象。圖爲北京街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美國商會前主席齊默曼(James Zimmerman)卻批評,「川習通話對白宮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從中國凍結購買美國黃豆,到飛機銷售與稀土金屬供應等各方面,全都缺乏明確具體進展,「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是,川普從頭到尾都被教訓了一頓。現在北京預期佔了上風,會把事情拖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爲止。」

4、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中國經濟出現放緩跡象,8月零售銷售額年增率從7月的3.7%降至3.4%,同期出口增長率也從7.2%滑落至4.4%。儘管北京迄今尚未宣佈大幅降息或大規模振興計劃,但各界預期推出更多支持性政策。

經濟研究諮詢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希林(Neil Shearing)預估,關稅只會讓中國GDP減損6%,而且分散在數年實現。

不過,隨着需求疲軟與產能過剩,壓縮各產業的利潤空間,出口放緩仍可能加劇國內通縮壓力,「真正的問題是,(中國)經濟的其他部分都很疲軟,出口一直是近年支持經濟成長的關鍵,因此如果出口走弱,就沒有東西可以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