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籲川習對話會晤 臺灣問題成熟可談妥協

2位美國專家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該見面了」,川普或許是促成美中針對臺灣問題妥協的「最合適領袖」。(美聯社)

美中貿易緊張趨緩,世界爲此鬆口氣。2位美國專家投書《時代雜誌》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該見面了」,兩人應趁貿易戰熄火之際,進一步對話會晤,而美中應優先處理3大燃眉議題,除貿易、核武競賽外,還包括臺灣及區域安全。川普或許是促成美中針對臺灣問題妥協的「最合適領袖」。

美國軍事評論員高德斯坦及學者泰勒共同撰文稱,如果川習對話,習近平或許會發現川普是比拜登更具吸引力的談判夥伴。拜登的對中政策極具意識形態,競爭性十足,強調民主與專制,試圖拉攏各國對抗中國,很少給予北京合作誘因。

然而,與專注於技術官僚化地處理緊張局勢的拜登團隊不同,川普似乎與中國一樣,傾向於針對根本性問題展開談判。川習可能更傾向於國內的國家建設,而不是加劇代價高昂且危險的競爭。但若美中領袖等待太久,隨着雙方鷹派繼續推動新冷戰,併爲可能的武裝攤牌做準備,將進一步加劇競爭情勢。

專家認爲,川普可着手促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同時也試圖化解雙方可能出現的核武器競爭,從而避免一場史無前例的美中俄三方核武競賽。

除此之外,臺灣問題也已成熟到可以妥協地步,若取得進展,將有力地促進美中緩和關係。川普或許是促成妥協的「最適合領導人」。

雙方互相讓步可能包括華府更嚴格地遵守其 「一中政策」,並撤離駐守臺灣外島、擔任軍事顧問的美軍人員,作爲迴應;北京則可減少周邊軍力部署,放緩對臺軍演頻率。

他們強調,降低臺灣問題緊張局勢,將對其他地區帶來正面影響,並指出成功的川習會晤將使2個超級大國取得外交雙贏,但若拖延太久,這個黃金機會之窗可能會關閉,進而讓緊張局勢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