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事成會談焦點!李在明25日會晤川普 專家提兩大關鍵字

▲美國總統川普、南韓總統李在明預計25日進行會談。(圖/達志影像/newscom)

記者羅翊宬/編譯

南韓總統李在明即將於本月24至26日展開訪美行程,並預計25日前往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會談。對此,美國韓半島(朝鮮半島)專家們認爲,此次會談將使美韓同盟迎來改變的重要關鍵,「戰略柔軟度」、「同盟現代化」可能成爲關鍵字,面對臺海緊張情勢升溫,川普可能要求改變駐韓美軍的活動範圍與任務。

李在明、川普將於25日首度進行會談,如今會談距今只剩下不到2周的時間。對此,《韓聯社》透過電子郵件向多名美國韓半島問題專家進行專訪,分析川普在會談上可能提出的議題,並根據川普的舉動預測向李在明提出建議,認爲會談將聚焦美韓經貿合作、造船業、駐韓美軍費用分攤與軍隊部署。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亞太安全事務主任克羅寧(Patrick M. Cronin)認爲,川普計劃重新定義美韓經濟合作、同盟現代化的基礎,因此從川普的立場來看,南韓在造船業、半導體、能源等領域的對美投資將會成爲此次會談上耀眼的成果。他呼籲李在明,應該推動取得川普承諾,建立起兩國元首持續溝通的機制,以求迅速應付各項課題。

▲除了半導體,造船業也是南韓重要產業之一。(圖/達志影像)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韓國學學者呂寅曄(Andrew Yeo)則指出,川普相當喜歡自賣自誇,並亟欲展現同盟國在與美國持續合作、推動對美投資的成果,因此除了認同美韓同盟的重要性,誇耀其政績也將成爲會談的焦點。

呂寅曄也表示,會談將聚焦國防安全議題,戰略柔軟度、同盟現代化成爲關鍵字,藉此談論駐韓美軍未來是否裁減規模以及其任務的轉變。同時,駐韓美軍戰略柔軟度的範圍與條件,將圍繞着「臺灣有事」進行談論,而美韓雙方可能因此產生歧見。

針對北韓(朝鮮)的部分。呂寅曄建議,李在明應透過此次會談來讓川普關注如何重啓與北韓之間的外交,同時必須獲得川普承諾,未來若美國在與北韓進行對話之前,應優先和南韓進行溝通。

▲駐韓美軍司令部司令布倫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前駐韓臨時代辦芮普森(Robert G. Rapson)則分析,從川普重返白宮後的表現來看,川普在與其他國家領導人會談時經常「不按照劇本演出」,因此李在明和南韓政府團隊會談前面臨極大壓力,必須針對所有可能性進行準備。屆時,川普可能公開重申美國在與南韓展開經貿談判時「取得勝利」,並要求南韓大幅增加軍事預算。

芮普森也建議,在與川普的第一場會談中,累積與川普之間的友誼可謂相當重要,因此李在明可以從高爾夫球、雙方皆曾遭到暗殺的經驗着手。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資深研究委員金斗然(音譯)透露,由於美國將中國視爲「步步進逼的威脅」(pacing threat),因此駐韓美軍的戰略柔軟度、美韓同盟的現代化方案勢必將成爲此次會談的討論焦點,在遏制北韓的同時能夠兼顧嚇阻中國,當衝突發生時能夠隨機應變。

金斗然建議,李在明可以在會談上向川普喚起當「臺灣有事」時駐韓美軍的重要性,換取美國重申對於南韓的協防承諾。

►快訊/南韓總統辦公室:李在明本月25日會晤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