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開第二張帳單!傳12日見李在明 「臺灣有事」成南韓大難題
▲ 川普及李在明料將於下週會晤。(圖/達志影像/newscom)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首次領袖會談將於本月中旬登場,日媒披露定於12日舉行。分析指出,韓美7月底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後,會談預料將聚焦同盟現代化、駐韓美軍功能及南韓在臺海衝突下的角色等,美方可能提出防衛費帳單,以爲度過關稅大關的李在明眼前還有更艱難課題。
日媒TBS於1日援引外交消息人士報導,李在明目前正朝11日動身赴美,並於當地12日會晤川普的方向協調,預計停留1至2晚後返韓,15日出席總統任命儀式。領袖會談中料將協商關稅協議中的南韓投資問題及緩解朝鮮半島緊張的方案,也可能討論提高南韓防衛費。
韓媒《紐西斯通訊社》指出,「韓美同盟現代化」方案可能成爲會談焦點,而此議案將納入外交、安保相關多項議題,實際上相當於川普的「第二張帳單」。
同盟現代化是指擴大以往以因應北韓威脅爲重點的傳統軍事安全同盟概念,重新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安全與戰略環境。美方提出的同盟現代化要素包括提高防衛費、調整駐韓美軍角色、增加駐韓美軍軍費負擔等。有分析認爲,不僅是美國對韓軍售等防衛產業合作,長期懸而未決的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問題也可能納入討論。
但在美國集中防衛力量牽制中國的背景下,要求南韓做出的改變最終似乎也完全指向中國。對於必須同時兼顧韓美同盟及韓中關係的南韓來說,在兩者間尋求平衡將成爲難題。
韓美間最大症結在於駐韓美軍角色變化,此前駐韓美軍司令曾稱,「南韓如同漂浮在中國門前的航空母艦」,暗示可擴大南韓因應臺海衝突的靈活度;美國在《臨時國防戰略方針》中也明確指出,「美國優先考慮本土及遏制中國對臺侵略」,似乎有意將應對北韓核威脅的責任交給南韓,並將駐韓美軍大部分作用轉爲牽制中國。
由於川普政府採取破壞傳統交涉方式的協商戰略,專家建議,李在明應提前設定絕不能讓步的「協商底線」。
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申範澈(신범철)指出,若完全無視美國欲推動的戰略靈活性,最終可能導致裁撤駐韓美軍的不良結果,但在接受戰略靈活性概念的同時,有必要鞏固「臺灣有事時,南韓將集中防禦朝鮮半島」的立場,以及南韓「不直接干預周邊國家」的外交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