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會見川普」成最大劣勢 美媒揭臺灣關稅談判硬傷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全球各國。(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華盛頓觀察家報》10日報導,隨着美國對貿易伙伴全面課徵高額關稅,各國領袖紛紛涌入白宮會晤川普,或者派遣代表談判貿易協議,臺灣卻受限於美國「一中政策」,無法與川普直接會面,在關稅談判之中處於劣勢。

報導寫道,白宮已成爲各國元首尋求協商雙邊關係的唯一場所,但美國政府的「一中政策」卻意味着,與臺灣的任何正式會晤實際上都不可能實現。內文甚至認爲,隨着臺灣官員被迫透過非官方管道表達訴求,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9日受訪坦言,「臺灣的情況非常不同,所以我們透過非官方方式,處理川普的情況。如果我們能夠在川普辦公室與他會面,對我們來說就已經是勝利了,但這是不會發生的。」不過,他仍對臺美談判的未來抱持樂觀態度,「川普有着豐富的想像力。」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赴美,會見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上)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下)。(圖/行政院臺美經貿工作小組)

臺灣目前被美國宣佈課徵20%對等關稅,一些臺灣政策專家擔心,未能接觸川普,恐怕導致臺灣無法重新協商稅率。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8日指出,臺灣的情況更復雜,「因爲臺灣無法直接接觸川普本人,而我認爲這是達成協議非常關鍵的問題。你必須與川普面對面談判,因爲他喜歡做交易,而且要讓他感覺自己真的贏了。」

此外,川普政府多次計劃對外國製造的半導體課徵新關稅,而這正是臺灣對美國出口的關鍵產品。連賢明認爲,「不幸的是,臺灣沒有機會(造訪白宮),因此無論我們內部達成什麼協議,最終都可能被川普否決。」

儘管如此,臺灣總統賴清德談到臺美關係時,依然保持樂觀態度。他8日表示,「在外交和國防等領域,川普總統任內與臺灣的合作以及對臺灣的協助,不但沒有停止或減少,反而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