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談判團隊成員顏慧欣 對抗川普壓力 爭取最大利益

圖爲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暨談判代表、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顏慧欣。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美啓動對等關稅談判以來,談判團隊肩負國人的期待,進展動見觀瞻,壓力格外沉重。身爲談判團隊一員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暨談判代表、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顏慧欣,在整場談判中,充分運用法律人的縝密思維、國際經貿的宏觀視野,爲臺灣爭取最大利益空間。

顏慧欣爲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在加入行政團隊前,曾任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經濟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職,專精國際投資與國際租稅法。

她不僅熟稔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自貿協定議題,對雙邊與多邊談判運作,亦有深入研究。憑藉深厚的法律與國際經貿談判雙重背景,長年擔任政府智庫的重要角色。

2024年出任臺美事務委員會主委後,顏慧欣統籌臺美經貿互動,涵蓋市場準入、供應鏈合作及投資保障,責任重大。今年美國對等關稅戰席捲全球,顏慧欣也站上臺美談判第一線,任務更加艱鉅。除了美方主導談判節奏,以及議題的高度複雜性,與此同時,臺灣對手國與美談判進展,也是一大壓力源。她曾坦言,有些項目無法操之在我,但團隊仍堅守產業與國家利益,爲臺灣爭取最大空間。

顏慧欣曾表示,臺美間的貿易逆差規模,超過日本、韓國等,因此美國對臺的對等關稅稅率爲32%的較高區間,談判難度也更大,降至20%已殊爲不易。

面對後續更加艱鉅的談判,顏慧欣勢必將繼續展現專業能力,創造更多談判籌碼,務求將關稅衝擊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