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獅子大開口施壓南韓!要求「擴大對美投資」 關稅談判膠着

▲美國總統川普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圖/路透)

記者羅翊宬/編譯

美國與南韓近期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美方施壓南韓在7月已口頭達成的3500億美元(約新臺幣114兆元)對美投資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金額,同時增加現金出資比例,縮小與日本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約新臺幣179兆元)的差距。此舉引發韓方不滿,有官員私下抱怨美國「不斷移動球門柱」,凸顯談判過程中摩擦加劇。

根據美媒《華爾街日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近期在非公開場合向南韓官員明確表示,川普政府希望南韓的投資方案中,現金比重應高於貸款,以確保資金能更直接流入美國市場。此外,他還要求南韓再增加投資總額,以便讓金額更加接近日本承諾投資的5500億美元,並接受與美國與日本簽署協議相似的條件。

報導指出,美國與南韓雙方的談判目前處於不穩定狀態,部分南韓官員私下批評白宮談判手法,形容對方像是在「移動球門柱」。白宮一名官員則迴應稱,美方確實在進行微調,但並未在已達成共識的內容上「劇烈偏離」。

報導進一步分析,美韓貿易協議被視爲美國檢視其與數十個國家同時進行的關稅談判成效的重要指標。由於目前多數協議仍停留在口頭承諾階段,細節尚未敲定,因此如何落實成爲雙方摩擦焦點。

另一方面,南韓國內政治壓力升高。《華爾街日報》提到,9月初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在喬治亞州大規模行動中逮捕約300名南韓國民,導致南韓社會輿論反彈,南韓國內要求政府避免在與美方談判中作出過多讓步。

分析認爲,若美國能夠順利與南韓達成協議,將爲川普政府在推動與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建立「成功案例」與動能;反之,若談判遲遲無法落幕,其他國家可能減少急於妥協的壓力,進一步拖慢美方推動的廣泛關稅談判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