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恐獅子大開口要鉅額投資
爲與美國達成關稅協定,日韓均承諾在美鉅額投資,美方是否比照日韓要求臺灣,引發關注。圖爲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右)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左)合影。(行政院提供)
爲與美國達成關稅協定,日韓均承諾在美鉅額投資,如今卻傳出韓國在3500億美元的投資案細節卡關,導致談判觸礁。由於臺美正在談判,美方是否比照日韓要求臺灣,引發關注。藍委賴士葆憂心美方吃定臺灣外匯存底多,恐怕獅子大開口;綠委陳冠廷提醒政府應審慎評估投資規模,避免超出國家財政可承擔範圍。
外媒報導,韓美關稅經貿磋商7月底達成初步協議,美方決定將南韓的對等關稅稅率從25%下調至15%,韓方則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但因雙方對具體細節意見分歧,最終協議尚未簽署。韓國國內也出現寧可讓稅率恢復至25%的聲音。
民衆黨立委林國成昨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本來就是標準的生意人,現在有國家慢慢冷靜下來,逐步發現「寧願25%,也不要投資」,代表其他國家的政府有在思考、規畫與精算,不像臺灣一樣爲了迎合美國而喪失主權跟權利,這也是給臺灣的警惕。
賴士葆示警,美方感覺吃定臺灣外匯存底多,恐怕獅子大開口,要求大額投資,我國政府一定要爭取降低投資金額,或把投資期程拉長,否則短時間內大額投資,臺灣絕對吃不消。
陳冠廷則呼籲,政府在談判過程應審慎評估投資規模,避免超出國家財政可以承擔的範圍,同時爭取互惠互利,避免過度單方讓利;更重要的是,談判內容需要呼應臺灣長期的產業發展與國際經貿佈局,不能讓弱勢產業成爲犧牲品。
綠委邱志偉認爲日本與南韓的例子不適合類比臺灣的現況,臺積電已宣佈赴美投資1650億美金,臺灣政府也承諾購買阿拉斯加的天然氣,相信這都是美方樂見的投資案,呼籲在野黨不要成天用陰謀論思考臺美關稅,而是應該要提供政府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