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最後通牒…臺灣剉咧等?各國談判進度一次看完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新一波「對等關稅戰」即將進入最後階段。圖爲川普4月2日宣佈針對多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新一波「對等關稅戰」即將進入最後階段,他也親自發聲,表示自7月7日起(臺灣時間爲7/8凌晨)將寄出對多個貿易伙伴的正式通知信函,告知若未達成協議、將會被課徵的關稅稅率;而新的稅率也將自至8月1日起實施。
面對川普關稅將揭曉,多數國家提心吊膽,但也有部分國家已達成協議或已現曙光。《中時新聞網》整理到7日爲此的各國關稅進度重點,提供讀者快速掌握最新政經情勢。
臺灣先前被美方公告的關稅是32%,若談不成而依此稅率執行,臺灣將受巨大沖擊;而賴政府目前與美方談判尚未有結果。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稱,會全力守住臺灣底線,部分官員先前則曾陸續對外說,對臺美談判結果保持信心、甚至表達盼能談到10%以下。國內部分經濟學者認爲,臺灣稅率有可能落在10%至20%之間。副總統蕭美琴則曾表示,儘管談判過程困難,雙方團隊仍積極溝通。
惟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被媒體追問此議題時,則未正面迴應具體進展,僅簡短表示「還在談判」,顯見仍尚未與美方達成共識。
歐盟方面談判雖起步較慢,但進展迅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最新指出,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表示,期望能在7月9日原定期限前簽署「原則性協議」。若談判破局,美國對歐盟商品的關稅將從10%倍增至20%,甚至可能上探50%,歐盟正加速協商以避免衝擊出口。英國方面,則是最早與美方完成談判的國家,美方對英國徵收的關稅爲10%。
越南已與美方達成初步協議,成功避開原先預計的46%高關稅。根據川普公佈的協議,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繳納20%稅率,而第三國商品經越南轉運至美者則將面臨40%關稅,明顯針對中國大陸繞道輸美的情形設限。不過,因「轉運」等諸多細節不太明確,也傳出美越究竟達成什麼內容的協議,相關業者也還不清楚,更引發外界關注後續爭議與中國可能的報復。
儘管是美國長期盟友,日本此次在談判上遭遇不小瓶頸。川普多次點名批評東京在稻米與汽車市場開放上「不夠誠意」,甚至揚言對日商品課徵30%至35%不等的關稅。日方雖多次派特使赴美協商,但未能緩解川普的不滿,風險仍在。
印度正與美方談判避免高達26%的關稅,雙方進展相對順利。川普6月底曾透露即將簽署「重大協議」,並稱印度立場務實。不過,印度財政部重申,農業與乳製品市場仍是不可退讓的紅線,此部分仍存分歧,最終協議尚未拍板。
韓國亦希望避免美國對其鋼鐵與汽車產業加徵最高25%的關稅,但目前雙方在「彼此需求」的具體定義上仍未取得共識。新任總統李在明表示,「目前雙方的落差還很大」,坦言「不確定能否在7月8日前完成談判」。
面對川普政府高壓談判策略,多個亞洲國家積極出價爭取緩衝期。印尼表達將增加美國能源與農產品採購。柬埔寨日前自行宣佈,與美國已就一項貿易協議框架達成共識,時間點正值川普政府設下的7/9關稅期限前夕,有望讓柬埔寨躲過先前川普加徵高達49%的關稅。泰國至今仍未明確表態,但據悉亦在籌組代表團赴美。
瑞士原預計可維持10%的基本稅率,但川普遲未承諾,讓瑞士官方憂心關稅可能上調至31%。目前雙方雖無實質破裂,但瑞士已明確要求延長暫緩期以避免貿易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