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臺灣剉咧等?港媒曝4大籌碼全用光: 美國還要這些

川普公佈第二波關稅名單又沒臺灣。(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公佈首波14國稅率,週二再公佈第二波8國關稅稅率,但都沒有臺灣。《南華早報》撰文分析,臺灣談判的4大籌碼已用盡,臺灣恐面臨25%或更高的懲罰性關稅。尤其臺灣對美國出口中,約有8成屬於可依《232條款》以國安爲由加徵關稅的範疇,包括半導體與伺服器,可能會成爲美方施壓談判的手段之一。

川普4月2日首次公佈的對等關稅清單中,臺灣稅率爲32%。報導引述觀察家說法指出,臺灣與美國談判關稅的4大籌碼已經用盡,包括臺積電先前承諾追加在美國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預購美國液化天然氣、國防支出調高到佔GDP的3%以及擴大對美軍購。

報導認爲,儘管臺灣已讓步至此,但在談判桌上的位置似乎仍顯薄弱,外界越來越擔憂,臺灣恐面臨至少25%的高關稅。

從鄰近臺灣的亞洲國家來看,日本與南韓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兩國都與美方簽有防衛條約且有美國駐軍,但關稅都被課徵25%,更何況臺灣與美國並無正式外交關係,所處地位居於弱勢。

尤其美國還能動用《232條款》以國安爲由加徵關稅,進一步對臺灣施壓。臺灣智庫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Max Lo)表示,包括半導體與伺服器等,都隸屬這類產品,恐淪爲川普施壓的新目標。

臺積電供應商家登精密董事長邱銘幹日前受訪時也直言,臺灣關稅稅率不妙,他認爲恐怕很難比日本低,並不滿表示,若最後高於25%,「臺灣似被當成奴婢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