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奔馳要裁員15%,賠償N+9?最新迴應!

網傳奔馳計劃裁員15%,奔馳中國迴應:業務整合不可避免。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稱,德國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及其在華子公司正計劃在中國裁減高達15%的員工,裁員主要集中在金融和銷售部門。

據悉,這一舉措主要是因爲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市場面臨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

上述人士透露,梅賽德斯—奔馳已經啓動裁員程序,包括不再續簽部分固定期限員工的合同,本月的裁員速度明顯加快。

另有消息顯示,此輪被裁員工可獲得N+9的賠償,若未來兩個月未入職新公司,還可拿到3月和4月的工資。一位接近奔馳中國的人士透露,此次裁員系“普裁”,銷售、金融兩家公司幾乎每個部門都在裁員範圍中。

對於網絡盛傳的消息,奔馳中國發表聲明稱,業務的整合或削減將不可避免地涉及部分員工的工作安排。奔馳中國將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秉承坦誠協商、友好負責任的態度,爲相關員工提供儘可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跟進方案。

聲明進一步顯示,接下來,奔馳中國將更深入應用新的數字化技術賦能業務運營,提升運營效率,精簡業務流程。

“我們也將根據業務需求,調整崗位設置並與員工一起學習掌握新技能,並整合或削減冗餘重複的崗位。”奔馳中國在聲明中表示。

2月20日,梅賽德斯—奔馳剛剛披露2024財年業績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梅賽德斯—奔馳淨利潤10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94億元),同比下降28%。

奔馳方面將業績下滑主要歸因於銷量減少,尤其是中國市場下滑明顯。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區全年銷量同比下滑6.7%至71.4萬輛,全球息稅前利潤跌31%至136億歐元。

爲應對挑戰,奔馳中國CEO段建軍在年初戰略發佈會上坦言,公司將通過“加減法”策略優化運營,包括合併低效網點、升級門店硬件等渠道革新。

而在近期舉辦的財報會上,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進一步強調,爲了確保公司的競爭力,奔馳正在採取措施,使公司更快、更精簡、更強大。

業內人士分析稱,裁員是奔馳“瘦身”提效的舉措之一,除了中國區域,奔馳也會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推進裁員。

奔馳官方規劃顯示,未來三年裡,奔馳會將產能保持在200萬到250萬輛的水平上,但對於大本營德國的產能佈局,則會進行適當縮減,預期減少10萬輛產能。

康林松在財報會上表示:“我們不會關閉德國的工廠,我們將限制德國工廠的產能,大概每個工廠是30萬輛;同時,會減少員工數量,以這種自然換代的方式來減少員工的數量、調整產能。”

奔馳在中國市場呈現出的頹勢,與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快速成長形成了鮮明對比。實際上,2024年以來,不止奔馳,多家豪華品牌都呈現出經營壓力,經銷門店陸續關停。

不久前,長沙最大的奔馳4S店也被曝退網,改建爲問界門店;前幾日,原上海松江奧迪最大的門店——上海中迪奧迪店也已關閉停業。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瞭解到,目前該門店正在裝修中,將由嵐圖汽車接手,預計在3月底營業。

這一系列微妙的變化,反映出中國汽車品牌在豪華品牌市佔率不斷提升的現實。國信證券數據顯示,2024年,外資豪華品牌銷量287.65萬輛,較2023年下滑10%。而自主中高端品牌市場份額持續上漲,全年銷量182.3萬輛,同比增長76%。

分析人士指出,在智能化、電動化的大趨勢之下,豪華車市場正在“變天”,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中國汽車品牌,在豪華車市場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