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為病毒最可能來源 陳駿季仍未承諾禁廚餘養豬
近期許多專家呼籲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陳駿季表示,仍持續輔導廚餘養豬戶轉型,但至今仍未明確表態。記者曾原信/攝影
中央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今日公佈最新疫情調查結果,確認本次非洲豬瘟僅發生於臺中市一處養豬場,而依據流行病學分析,病毒最可能來自未落實蒸煮的廚餘。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禁止廚餘養豬仍須考慮廚餘處理量能,否則恐造成另一個環境議題。
今天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公佈豬瘟案例場的病毒來源和疫調結果,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推論病毒來未落實蒸煮的廚餘,目前除了梧棲案例場外,並無發現其他染病案例及環境陽性結果。
近期專家多次強調,全球非洲豬瘟發生首例的國家幾乎都是透過廚餘感染到病毒,呼籲應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今天中央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宣佈病毒最可能來自未落實蒸煮的廚餘,是否未來研擬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也再受關注。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過往廚餘養豬政策就是原則禁止,但養豬頭數199頭以上,且經地方政府核發廚餘再利用許可者,即可使用廚餘養豬,而蒸煮也需要符合相關規定。此外,農業部也在持續輔導廚餘養豬場轉型到餵食飼料,但就算要禁止廚餘養豬也不可能馬上禁止,還要給廚餘養豬戶緩衝時間,也要考慮到後續廚餘處理量能是否完善,否則可能造成另一個環境議題。
政委陳時中表示,餵豬的廚餘一定要是安全的廚餘,廚餘養豬和去化都需要跨部會討論,但一定要對社會衝擊降到最小。
中興大學副校長張照勤補指出,雖然案例場可合法使用廚餘餵豬,但也證明若廚餘未落實相關規定,確實是關鍵破口。
至於是否11月7日能順利解禁,陳駿季表示,未來3天若維持高強度的防疫策略,確保臺灣所有豬場都沒有非洲豬瘟病毒的入侵,才能如期在11月7日解禁並重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