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變寶藏!橘子「療癒核心」可穩血糖、降膽固醇 醫:別剝太乾淨
橘子「白筋膜」對健康有多重益處。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吃橘子、柳丁時,習慣將白色筋膜剝得乾乾淨淨,但基因醫學專科醫師張家銘提醒,這層白色內膜其實是水果的「療愈核心」,富含膳食纖維、果膠及多種植物化學物質,如橙皮苷、桔皮素、橙皮素與諾比利汀,對健康有多重益處。
張家銘指出,這些天然成分經研究證實可幫助穩定血糖與降低膽固醇、抗發炎與減少自由基傷害、促進血管修復與循環功能、改善腸道菌相與免疫力。他形容,白筋膜就像水果的防護衣,也能在人體內發揮修復作用,原來健康資源,就藏在廚餘桶裡。
張家銘分享,他鼓勵病人在飲食中保留白色筋膜、吃點果皮粉、檸檬皮泡水後,應該會出現微妙但明顯的變化,像是舌苔不再厚重、口氣改善:代表體內發炎減少、腸胃與免疫力在恢復;飯後不易昏沉:反映血糖反應變平穩、胰島素調節改善;小傷口癒合速度加快:表示膠原蛋白代謝與抗氧化系統被喚醒;運動後恢復快、皮膚不幹、晚上睡得沉。
他還指出,2024年發表於《Plants》期刊的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柑橘屬與李屬水果的非可食部分,包括果皮、種子與白筋,含有強大的抗氧化、抗發炎及護肝腎作用的活性成分。這些成分不只在動物實驗中有效,人體臨牀試驗也觀察到改善體重、血脂與代謝功能的效果。
張家銘建議,平常吃橘子柳丁保留白筋膜是天然的抗發炎藥、泡檸檬皮水可以幫助肝臟排毒與促進膽汁分泌,或將有機果皮烘乾做成果皮粉,加入優格、麥片或豆漿;高血脂者可考慮柚子籽粉,但需避開用藥時間,以免交互作用。他強調,許多關鍵營養其實存在於日常食材,並非昂貴保健品才能取得。
他呼籲民衆,別再丟掉白筋膜或果皮這些「被忽略的營養寶藏」,重新接納水果完整樣貌,因爲健康,可能就藏在剝下來那片白色筋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