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看穩定幣 美元、美債風險解方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圖/本報資料照片

陳沖對穩定幣的觀察

前行政院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7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以後,很多財經、貿易的事情都跟海湖莊園協議有關,美國對等關稅只是一個初步手段,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如何處理美元跟美債的問題,穩定幣及爲其中的一項解方。

陳沖說,美國因瞻前顧後,在CBDC(央行數位貨幣)發展上無法與中國競爭,加以美元匯率及美債問題,勢必以穩定幣爲發展方向,當今的關稅戰對美國而言,只是讓大家上談判桌的方法,談判成功充其量只是一個bonus(獎勵),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美債。

至於臺灣方面,各界漸有發行穩定幣的共識,尤其民間,但對發行新臺幣、美元或其他雜幣爲基礎的穩定幣尚在斟酌中。

對此,他認爲,臺灣如想在穩定幣國際舞臺上有點話語權,新臺幣虛擬資產交易應有本土計價單位,也就是應發行「新臺幣穩定幣」。

美國GENIUS(天才)法案7月18日由川普簽署後生效,香港5月31日立法會通過的穩定幣條例刊登憲報,並自8月1日起施行,兩大強權態度積極,使得穩定幣成爲熱議的話題。

陳沖認爲,不要小看香港的立法行動,若只針對港幣大可不必大費周章,也沒必要跟着美元穩定幣湊熱鬧,背後應另有目的,「境外人民幣」應爲重要考量,從條文不限港幣也可看出端倪。「境外人民幣」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名詞。

他進一步指出,從貨幣競爭角度觀察,香港只是代理人,當今大多數穩定幣(99%)仍以美元發行,香港穩定幣條例通過後,北京一方面可繼續發展央行數位貨幣,一方面可發展穩定幣連結境外人民幣,亦可增加與區塊鏈資產的連結。

若再將境外人民幣、一帶一路、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及mBridge(多種央行虛擬貨幣跨境網路)結合一起思考,想像空間極大,背後的戰略競爭意義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