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警告美元化穩定幣風險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道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7月28日報道,歐洲中央銀行擔心,一個意想不到的因素可能會奪走其貨幣權力,並阻礙其實現讓歐元在美元走弱背景下增強影響力的夢想。這個因素就是加密貨幣市場。雖然加密貨幣並不與法定貨幣直接競爭,但穩定幣確實構成了挑戰。目前,美元在這一領域佔據着壓倒性的主導地位。事實上,以歐元爲支撐的穩定幣僅佔市場總量的1%。
正如歐洲央行在7月28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承認的那樣,這可能會使歐洲央行邊緣化,並失去對貨幣政策的控制權。該機構甚至指出,儘管應該保持中立,但它無法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中立,因爲美國在穩定幣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會讓歐元付出沉重代價。受衝擊的將不僅是歐元和歐洲央行本身,還將包括整個銀行業。
穩定幣是與法定貨幣掛鉤的加密貨幣。創造它們的目的是降低比特幣或以太幣等其他加密貨幣的波動性,因爲每個穩定幣始終等值於1歐元、1美元或其所錨定的法定貨幣。事實上,每發行一個穩定幣都必須有等值的儲備金作爲支持。與已成爲數字資產的比特幣不同,穩定幣並非投資產品,而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相同)運作的數字貨幣。
目前,泰達公司發行的泰達幣是規模最大的穩定幣。由於監管原因,它在歐洲未獲得授權。根據加密貨幣市值網站的數據,泰達幣的市值超過1635億美元。每個泰達幣等值於1美元。瑟克爾互聯網金融公司發行的美元幣市值爲642億美元,與美元掛鉤。同樣出自瑟克爾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歐元幣市值僅爲2.09億歐元。這些是目前主要的穩定幣,而與歐元掛鉤的穩定幣扮演着相當邊緣的角色。事實上,根據歐洲央行的數據,在所有此類加密貨幣的總市值中,99%對應於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衝擊傳統金融
由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領導的歐洲央行對穩定幣感到擔憂。“它們不再是小衆市場,而正在成爲數字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機構的報告指出。該報告稱,到2028年,穩定幣的供應量可能會增長數倍,從目前的2500億美元增至2萬億美元。
原因在於,穩定幣是美元或歐元的真實替代品。使用穩定幣進行支付比通過銀行操作更快捷、更便宜。區塊鏈技術使資金轉賬幾乎可以即時完成。因此,穩定幣在支付方面具有優勢,尤其適用於跨境交易,因爲它們完成相同交易所需的時間大大少於傳統渠道。事實上,它們被廣泛用於匯款。
如果穩定幣作爲支付方式繼續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它們將佔據金融體系的很大一部分。作爲匯款、轉賬、移動支付或在線甚至線下購物付款的替代方案,穩定幣還可能吸引目前處於銀行存款狀態的資金。
歐洲央行的報告指出:“如果生息穩定幣變得普遍,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它們,這些穩定幣可能會吸引傳統銀行的存款,這可能將危及金融中介功能並損害信貸供給。”而且,如果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成爲主流,歐洲央行將被完全邊緣化。
歐元面臨威脅
歐洲央行強調,如果美元穩定幣主導市場,歐洲央行的貨幣權力將受到明顯損害。該報告指出:“如果美元穩定幣在歐元區普及,歐洲央行對貨幣狀況的控制可能會被削弱。”該機構稱:“這種影響雖然是漸進的,但可能會複製美元化經濟體中所觀察到的模式,尤其是在用戶追求歐元工具無法提供的安全感或收益優勢的情況下。”鑑於穩定幣的網絡特性和在此背景下的規模經濟,這種趨勢“將難以逆轉”。
因此,歐洲央行認爲,必須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美元化的穩定幣在初期一家獨大而缺乏替代方案。該機構指出:“如果美元化穩定幣在初期就確立了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可能會不斷鞏固,除非有可靠的替代方案。”此外,歐洲央行警告說,如果美元化穩定幣一家獨大,“將爲美國帶來戰略經濟優勢,使其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融資並在全球範圍內施加影響力”。對歐洲而言,“這將意味着與美國相比更高的融資成本、貨幣政策自主權的削弱以及地緣政治依賴”。 (編譯/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