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60天賬期”履約節點到來,承諾兌現得咋樣?
今年6月,國內17家主流車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聯合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承諾書》,公開承諾“對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近期,隨着60天履約節點的到來,車企兌現情況如何?是遵循承諾按時付款,還是存在拖延等狀況?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許海東透露,目前主要的央企如一汽、東風、長安,主要的國企如廣汽、上汽、北汽,以及民營企業如吉利、長城,還有新勢力企業如賽力斯、理想、小鵬等,均在積極響應並落實“60天賬期”承諾。協會統計顯示,這些大型汽車企業均已採取行動,通過調整內部流程、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方式,確保新訂單能夠在60天內完成付款。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佈了部分重點車企在支付賬期的具體經驗做法和成效。在落實賬期承諾中,中國一汽從6月起,對經認定的中小企業供應商,全部執行100%現金支付,目前已完成首批2000餘家中小企業的資質審覈。廣汽集團始終將“60天內支付供應商貨款”作爲鐵律堅守,現金轉賬仍是廣汽集團主要結算方式,佔比高達95%。賽力斯在行業內首創“廠中廠”模式,爲60天賬期的順暢執行提供獨特的解決方案。
不過,有報道指出,部分車企對“60天賬期”承諾仍在推進過程中,還未落到實處,而且同一家車企對不同供應商的賬期處理方式不一。比如有理想供應商反應,他們今年和理想汽車進行了多次溝通,但理想汽車方面稱新籤合同才履行“60天賬期”承諾。
“在調整賬期的過程中,車企需要籌備資金、調整相關流程,包括驗收、上線、付款以及供銷合同等,這些都需要時間。”許海東表示,大量企業首先確保新訂單實現60天付款,老訂單則逐步解決,這是可以理解的過渡過程。
在車企積極落實“60天賬期”承諾的同時,如何避免隱形賬期成爲新的關注點。許海東指出,合同約束是避免隱形賬期的關鍵,車企應與供應商在合同中明確付款時間節點和條件,同時確保相關流程在合同中清晰透明,讓供應商能夠清楚瞭解付款進度,從而提供一個更好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