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天賬期”滿期 車企兌現如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周偉力)從6月中旬至今,汽車行業“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下稱“60天賬期”)第一次滿期。近日,就“兌現情況”,一汽、廣汽、賽力斯對外披露最新進展。

廣汽:可視化管控 入庫爲起算時間

記者獲悉,廣汽已經構建起覆蓋“訂單下發—驗收入庫—對賬結算—貨款支付”全流程的管控體系。數字化系統支持可視化管控,供應商與廣汽均可實時查看各環節進度。支付期限以貨物入庫爲起算時間,入庫即完成驗收,不存在模糊時間節點。支付方面,廣汽以“現金支付”爲主,佔比約95%,其餘5%採用由廣汽集團貼息的銀行承兌方式。

一汽方面,自今年6月起,對經認定的中小企業供應商,全部執行100%現金支付,改變此前“現金+銀行承兌匯票”的混合支付模式。賽力斯則首創“廠中廠”模式,從合作起點就劃定了付款時間的剛性底線。

供應鏈是汽車產業的“筋骨血脈”,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許海東表示,在調整賬期的過程中,車企的資金需要籌備,“相關的流程,包括驗收、上線、付款,還有相關的供銷合同都需要調整”。許海東認爲,新的訂單一定要實現60天付款,“老訂單逐漸解決,這也可以理解”。

“60天賬期”提振上下游供應鏈信心

記者瞭解到,合資車企、民營企業和新勢力也加入其中。豐田、大衆、日產、小鵬、理想等先後執行60天內支付賬款,吉利和比亞迪也將賬期縮短到60天之內。

車企執行“60天賬期”,正在提振上下游供應鏈擴大投資的信心。8月7日,華望汽車啓動招商,80個名額吸引200家經銷商投資者到場。與此同時,國內部分千億級零部件供應商企業跟隨主機廠步伐,加速海外佈局。以億緯鋰能爲例,其正在加速全球產能佈局,正在籌建匈牙利30GWh動力電池工廠及馬來西亞38GWh儲能電池項目。

“60天賬期”兌現,加上以舊換新補貼推動,對產銷提升也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9.1萬輛和259.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3%和14.7%。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