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瀟灑隨風去,世間再無四大才子
83歲的蔡瀾沒跟紅塵打一聲招呼,就已翩然遠去。
6月27日下午,他的賬號發文:我們敬愛的蔡瀾先生於2025年6月25日(六月初一),在親友陪同下,於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
遵從先生意願,爲免叨擾親朋,不設任何儀式,遺體已火化。
許多明星紛紛悼念。《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祝一生重情義的蔡瀾一路走好。
上過他節目的舒淇也轉文哀悼。
今年4月,他曾住進ICU,助理登他賬號報平安,“正在康復,一切安好”。
此後,他便淡出公衆視野,直到今天上午隱隱約約有些坊間傳說,到了下午,消息傳來。
隨他一起逝去的還有香江四大才子的時代。
四大才子中,黃霑最狂,倪匡最放,金庸最穩,蔡瀾活得最快活灑脫。
哪怕到了晚年,也依然在港人眼中晃盪,一個拄着柺棍,依然風度翩翩的老者,悠悠與幾個美女爲TVB做美食節目。
金庸評價他,“酒色財氣什麼都懂,電影美食一流通達,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真是極精準的評價。
網友曾問蔡瀾人生最快樂的兩件事是什麼,他答:“吃飯、傳宗接代。”
有記者問蔡瀾關於年輕人躺平文化的看法。蔡瀾就拋下四個字:“本該如此。”
食色性也,躺平最強,這纔是真名士風流。
遊戲人間數十載,暮年的蔡瀾也終究身影孤單。
前年3月,蔡瀾在家中聽到砰的一聲巨響,是他太太摔倒的聲音。
救妻心切的蔡瀾趕緊衝過去,衝到一半自己也摔倒。經此變故,妻子不幸離世,蔡瀾身體裡也留下一塊鋼板。
他卻說,這是好事,妻子沒有痛苦地走了,自己也自由了。
出院後,一生無兒無女的他賣掉舊屋,散盡收藏,只留下存了多年的茶餅,隱於紅塵。
前年外界曾謠傳他已病危。
蔡瀾笑着迴應:“叫他們不用擔心,說不定我活得比他們還久。”
如今先生歸去,四大才子或許正在天上飲酒歡聚。
生時盡歡,死有何愁。
他瀟灑遠去,香港四大才子的時代也成了香江往事。
01 遊戲人間
蔡瀾在新加坡長大,父母爲避戰亂從汕頭下南洋,全家住在“大世界”遊樂場內,推窗就是喧囂紅塵。
少年的蔡瀾便叛逆前衛,討厭學業,轉了多個學校,自言“流學生”,並一早預言人工智能,“將來一定有機器,一按鈕就知答案”。
母親說他如野馬,“沒有一間學校關得住他”。
反正世間也沒學校教的了他。
他14歲起就在報上發表影評,掙到人生第一桶金。
當年父親受聘邵氏,擔任影院經理,全家搬至南天戲院三樓,蔡瀾中學時週末常輾轉6家影院,看全6部電影。
電影凌晨散場,就和夥伴遊蕩城市街頭巷尾,吃潮州粥,聽老人講故事,那一刻,人生也不過一出好戲。
18歲,他高中畢業,想去巴黎學畫。母親擔心巴黎教壞他,讓他去日本學電影編導。
沒想到到了日本,他照舊活得如在巴黎,常宴請朋友大醉一場,然後方便麪度日。“快意人生”這方面,蔡瀾的“天賦”實在無師自通。
這樣的人物,自然不會缺少女朋友。
2016年,《十三邀》中,許知遠調侃問他有過多少個女朋友。
沒想到他真答了:“一年一個不過分吧,至少有61個。”
還順便傳授情場秘籍:“交女朋友不是說馬上就交到的,”“怎麼練習呢?醜的照殺,殺久了以後你就成了專家。那漂亮的就跟着來了。”
衆人大笑。
網友流傳他的金句,追女孩子一定要膽子大,不顧一切的追問人家要微信,大不了要不到,但也沒有什麼好丟臉的事。
蔡瀾雖說流連花叢,卻絕非下流,跟他接觸過的大美人都對他評價很高。
林青霞說他是“讓成熟女人仰慕的男人”,李嘉欣說他是“品味最好的男人”。
他活到老玩到老,80多歲玩轉了互聯網,各大平臺都有他的足跡。
粉絲1000多萬,不遜當紅明星,他笑稱“比香港的人口都多”。
蔡瀾曾說,壓力的死對頭是好玩,無論什麼東西,把它變得好玩了,壓力自然就減少了。
許知遠曾跟他玩深沉,問他“炎武說的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我困惑的是‘讀聖賢書所謂何事’他們怎麼平衡啊?”
蔡瀾大笑說,“吃吃喝喝纔可以平衡。”“來來來,喝酒”。
蔡瀾一生,真是飲勝了。
02 電影美食
蔡瀾這一生的工作,也都是玩來的。
去日本留學的時候,邵氏的日本發行經理正好辭職,邵逸夫問蔡瀾敢不敢幹,蔡瀾拍胸脯說可以。
他就這樣一邊讀書,一邊搞電影。
22歲,蔡瀾學成回到香港,順理成章做了邵氏公司製作經理,拍最多的是都市喜劇和驚悚奇幻片。
邵逸夫告訴他,低潮的時候爲了活下去,可以去拍風月片。過一兩年,市道好了,你又可以繼續拍攝自己喜歡的電影。
結果蔡瀾就拍出了港片黃金時代最好看、製作最精良的風月片。
有一次他遇到一個豬肉佬,豬肉佬一邊切豬肉,一邊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蔡生,你那部某某某電影我和老婆看的很過癮噢。
蔡瀾大笑自得。
蔡瀾在邵氏,從沒拍過賠錢電影。可他也想拍《天堂電影院》那種文藝片。
他問邵,我們拍40部電影,39部都賺錢,能不能拍一部不賺錢的呢?
邵逸夫笑着反問:第40部也賺錢不是更好?
後來蔡瀾又去了嘉禾,跟成龍乾爹何冠昌搭檔。
此後推出了《龍兄虎弟》、《快餐車》、《城市獵人》等經典電影,漸成金牌監製。
可幹多了也悶,張羅外景、摘選演員、控制預算,很煩。
1998年,何冠昌病逝。57歲的蔡瀾大夢初醒,原來他只是愛看而已,製作電影不是他的人生。名利場,更非他所願。
於是抽身而去,告別影壇。
從此他乾脆做個雜家,考據各種文化,酒怎麼喝、菜怎麼吃,花怎麼賞、魚怎麼養。當然一等一的大事,還是吃。
他曾經自嘲:“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筐子,就是買菜的籃子啊,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
他主持過《蔡瀾嘆名菜》等多檔美食節目,穿梭街頭巷尾,發掘那些樸素美食。
他也曾復刻好友金庸小說裡,黃蓉用來討好洪七公的菜「二十四橋明月夜」。
將金華火腿剖開,取其三分之一爲蓋,再在火腿上挖了二十四個洞,填入豆腐做成的球,再蓋上另外三分之一的火腿,用大火蒸煮,直到火腿中的鹹鮮味滲入豆腐之中,這道菜就成了。
他還嘗試《紅樓夢》與張愛玲小說中描寫的菜品,覺得“不好吃”。
後來《舌尖上的中國》開拍,還找他做總顧問。
在我看,食神不食神的,於他都無所謂,最緊要是節目中,總有美女陪他快活吃食,才最要緊。
03 四大才子
蔡瀾雖風流,卻是真名士。
所以港人在香港四大才子之中爲他留了一席,其餘三位是寫曲的黃霑、寫科幻的倪匡、寫武俠的金庸。
但一生無羈的蔡瀾,其實並不認同“香港四大才子”的名頭。
他說金庸先生是可以作爲其他三位老師的大師級人物,不應該混爲一輩。
還曾調侃,看着好朋友一個又一個地離去,棺材的“材”倒是見得多。
比起名頭,蔡瀾更在意的,應是與幾大才子的交情。
六十年代,爲買版權,蔡瀾與金庸相識,在餐廳聊天一見如故。金庸對蔡瀾評價很高,贊他是第一流的通達。
至於倪匡,七十年代,倪匡爲邵氏寫劇本,在亦舒引薦下,蔡瀾與倪匡一見如故。
蔡瀾還介紹他到《明報》,爲金庸撰稿。
那時蔡瀾已做到金牌監製。蔡瀾監製邵氏版《倚天屠龍記》需要配樂,
正好黃霑能做,就請他來幫忙。兩人又因此結識。這兩人自然是趣味相投,一聊就一個通宵。
聊到天光,就駕車到附近小餐館,一笑風雲過。
整個八十年代,香港人都在等金庸的武俠小說,追倪匡的衛斯理,聽黃霑的歌看黃霑出手配樂的徐克電影,也看蔡瀾的全港專欄,聊的美食人生。
那些年香港的光彩,總有一部分是留給他們。
到1989年,倪匡、黃霑、蔡瀾三人,索性一起搞了個節目。起因是有次蔡瀾喝酒買單後總結,酒不是最好,女人不是最美,一晚消費一兩萬。
黃霑說,與其喝酒花錢,不如我們自己做節目講笑話賺錢。說完就去亞視找人,做出了大名鼎鼎的《今夜不設防》。
節目裡,三個男人毫不避諱,抽菸的抽菸喝酒的喝酒,時不時用笑話助興。請來的嘉賓陣容,包括張國榮、林青霞、周潤發、成龍、王祖賢、張曼玉、關之琳、鐘楚紅…無一不是香港巨星。
節目話題奔放,口無遮攔,後無來者。
彼時,港娛尚處黃金時代,這些香港娛樂圈的風流人物,紛紛在這檔節目中丟下“偶像包袱”留下金句。
張曼玉直視鏡頭,大方調侃自己選港姐是因爲愛慕虛榮。
張國榮醉酒點菸,周潤發歪倒沙發,關之琳坦白情史,張曼玉說“我選港姐就是愛慕虛榮”。
《今夜不設防》創下70%收視率,BBC都派團隊來拍紀錄片。
有人笑罵三個主持人“老不正經”,蔡瀾笑回“要這麼正經幹嘛?”
某種意義上,節目成爲了香港黃金時代娛樂圈的最好註腳。
做節目時,張國榮、王祖賢、林青霞、成龍等人正如日中天,節目好看,酒最好喝,因爲那是港娛最燦爛的日子。
只是彩雲易散琉璃脆,花開到最盛,便只剩凋零。
04 三場送別
節目做了兩年。
1992年,倪匡去美國生活,留下一紙聲明:“我已決心淡出,自此天涯海角,閒雲野鶴。”
倪匡走後,節目停辦,金庸封筆,黃霑說唱自己歌的羅文他們都走了,隨着新世紀到來,香港影視皆漸失氣數。
於蔡瀾而言,四大才子剩下的故事,便是送別。
黃霑晚年,在桌上抄了晏幾道的詞:“衣上酒痕詩裡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
2004年,黃霑肺癌辭世,成爲第一個離去的四大才子。
蔡瀾出席了老友追悼會,寫下“一笑西去”四個大字,現場循環放着黃霑的《楚留香》,“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
人生煩惱頗多,蔡瀾就以吃吃喝喝平衡煩惱。
他說菜市場是一座城市魂魄,藏着煙火百味。菜市場裡,每個小販都認識他。
2008年,他在旺角買雞蛋仔,偶遇拄着柺杖路過的倪匡,蔡瀾趕緊喊住倪匡:“你別走,我買雞蛋仔給你吃”。
吃完兩人笑得像孩子。
2018年,金庸辭世,倪匡送去四個字“一覽衆生”。
送別時,蔡瀾在靈堂坐了許久。
4年後,倪匡也走了,老友辭別一個月後,他在日記裡寫到:
“最好的朋友倪匡兄,以爲他是外星人,永遠不死,不久之前,也離我們而去。”
05 不如歸去
過去每年農曆新年前的12月底,蔡瀾都會去直接和網友交流。
人生抉擇,雞毛蒜皮,蔡瀾都會給出精煉回覆。
有時荒誕不經,又透露出幾分人生哲理。
有人問他讀博沒動力怎麼辦,他答“麥當勞”。
有人問:“怎樣才能擁有喜歡的人?蔡瀾回覆:“人是給你擁有的嗎?”
蔡瀾曾旅居墨西哥,有一天突然想放煙花,問當地的朋友哪裡能買到。
朋友卻說,在墨西哥只有人去世時才能放煙花。
因爲墨西哥人把死亡視作一件解脫的事,受此啓發,蔡瀾說:“人,不一定要生着才慶祝,死了也該慶祝。”
他從不避諱公開談論生死。
蔡瀾曾說過,將來死後火化的骨灰要撒在海上,永遠留在美麗的維港。
助手在旁邊接梗說:哪能亂掉垃圾。
他留戀的那個時代已經遠去。流量時代人人都是流量王者,世間不再在乎誰是才子。
兩年前那次,他跌倒後出院,記者問他,如果倪匡、黃霑他們出現在你面前,你最想跟他們說什麼?
蔡瀾中氣十足喊出“我丟雷老母”,全場大笑。“爲什麼?因爲他們走那麼快,都沒等我一起。”
其實哪怕一個時代遠去,又怎會跟人打招呼。
蔡瀾這些年,何嘗不是一場場的送別。
跟他合作邵氏武俠的張徹走了,邵逸夫走了,張國榮走了,羅文走了,金庸走了,蔡瀾當年的電影公司老闆嘉禾的鄒文懷走了。
當年節目裡的美人,王祖賢早已退出影壇,時有關於美人老去的爆料,林青霞退隱,邱淑貞嫁人,張曼玉去搞搖滾。
四大才子,走的只剩他一個。
一段段風流往事,零落時光裡。人生隔山又隔水,時間彷彿碎屑,散落一地。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經歷了大時代的潮來潮往,蔡瀾早已習慣了過自己的快活人生。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生能盡歡,死便無憾。
當年倪匡生日,蔡瀾帶上好白蘭地登門,醉酒後,蔡瀾說人生最好結局就是睡夢中離去。
不知這一次,他是否如此。
蔡瀾有一個著名段子。
說他坐飛機時遇上氣流,旁邊一個老外怕死了。蔡瀾卻穩如泰山。老外問蔡瀾,老先生你死過嗎?
蔡瀾望一眼窗外,微微一笑:“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