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去世4天被炮轟:逼良爲娼,拍三級片起家,身體搞壞才無兒女

蔡瀾去世的消息一發出來,網上悼念的消息像是紙片一樣到處飛,大家都在緬懷這位過世的文化名人。

成龍、王晶、楊瀾、林依輪等各界名人,無一不給予蔡瀾高度的敬仰。

但有一個人偏偏不隨大流,愣是站出來批評蔡瀾是一個道德有缺的人,還說他所謂的“灑脫人生”,怕是建立在多少女人的眼淚之上。

提出批評的人叫做項立剛,他連發5篇微博將矛頭指向了蔡瀾,細數他眼中“道德有虧”的這位蔡瀾先生。

甚至項立剛指責蔡瀾逼良爲娼,靠着三級片起家,只是後來“有了錢,一頭白頭髮”,纔給自己洗白了。

包括很多網友爆吹的蔡瀾丁克先進思想,恐怕也是他搞壞身體導致的。

項立剛究竟是誰?他爲何要炮轟蔡瀾?他所說的這些,又有沒有道理呢?

痛批蔡瀾道德有缺,項立剛激情開麥

蔡瀾於6月25日去世,27日才公佈消息,享年84歲。

在他去世4天后,通信業的知名觀察家項立剛,也發了一條博文,但不是緬懷,而是炮轟。

他發言非常尖銳,細數蔡瀾的幾大“罪狀”,將網友眼中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數落的一文不名。

首先,就是項立剛覺得蔡瀾的美食研究是花架子。

蔡瀾名氣確實大,大夥兒一提起他,就說他是美食愛好者、研究家,懂吃愛吃會吃,走遍天南海北,嚐遍天下美味。

但項立剛認爲,蔡瀾的研究就是些皮毛,沒深入到實質,淨是些表面化的散文,卻被大家捧到這個份上。

說白了,蔡瀾所謂的美食,只不過是多花錢,擺出大的陣仗,讓人覺得他很專業而已。

其次,項立剛還批判蔡瀾對女人的涼薄態度,甚至直指他有 “逼良爲娼” 的行爲。

蔡瀾喜歡美女、熱衷追求女性,身邊鶯鶯燕燕不斷,這在圈子裡早不是秘密,他自己也從不避諱秀出對美女的喜愛。

但項立剛直言,蔡瀾所謂的風流不過是靠錢堆砌起來的——那些靠近他的女人,說白了就是圖錢。

更諷刺的是,他的錢不少是靠壓榨女性賺來的。

據項立剛所說,當年蔡瀾爲了撈金,不僅涉足三級片拍攝,還專門成立電影公司。

甚至爲了賺錢,他曾逼迫當時才17歲的陳寶蓮拍三級片,還親自參與指導。

後來陳寶蓮跳樓的悲劇人盡皆知,雖說蔡瀾不是直接害死她的人,但這事兒他絕對脫不了干係。

最犀利的是,項立剛直接否定蔡瀾的個人名望,說他根本算不上文人,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掮客。

在項立剛看來,蔡瀾如今的名氣,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商業炒作,根本算不上什麼個人成就。

蔡瀾最響噹噹的標籤是文化名人,但他真的是靠文學成就火起來的嗎?還真不是。

大夥起初關注他,其實是衝着花邊新聞和那些標新立異的生活方式。

再說他 “美食家” 這個頭銜,說白了也是炒作出來的。

他骨子裡就是個商人,砸了不少錢搞噱頭、擺排場,就爲了博眼球。

在他這兒,美食倒成了次要的,怎麼賺錢纔是真格的。

在項立剛看來,蔡瀾的成功不過是 90 年代香港社會發展的一個巧合。

那會兒他鑽了信息差的空子,靠商業包裝把自己捧紅,壓根不是憑真本事。

什麼灑脫人生,全是炒作出來的,跟他的真實水平沒多大關係。

甚至在說到蔡瀾一生無兒無女,活得瀟灑自在這件事時,項立剛也是毫不客氣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所謂無兒無女,不就是亂搞把身體搞壞了,生不了孩子?

還說在那個“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年代,哪有丁克、不要孩子的氛圍?分明是自己生不了,包裝成活得通透而已。

不得不說,項立剛的話是非常犀利了,在蔡瀾去世還不到7天,他就敢這樣大肆評論,那他是什麼來頭呢?

網絡痛批,項立剛爲哪般?

按網上資料介紹,項立剛1963年出生於安徽蕪湖,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

畢業後不但創辦過雜誌、科技公司,還曾在央視擔任過評論員。

雖然是60後,但這些年項立剛在通訊網絡行業幹出了成績,一直深耕互聯網發展,還在社交平臺也攢下不少粉絲。

雖然很多人不熟悉他,但好歹也算是網絡名人,所以這次他對蔡瀾的指責,在網上也是鬧得挺大。

只是網友們看法不一,有人覺得他說得在理,也有人吐槽他 ,說蔡瀾剛去世就出來發聲,擺明了是蹭熱度。

但先不管這些爭議,咱們更該琢磨的,是項立剛說的這些話到底有沒有道理,能不能站得住腳,這纔是關鍵。

第一,蔡瀾的美食研究名號非常響亮,大家都認爲他頗有見地。而這次項立剛反駁的前提摘要,是他站在自己角度對蔡瀾的不認可。

這樣的判斷對也不對,因爲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是無可爭議的。但是換個角度看,別人也不會因爲你的觀點就改變。

另外就是蔡瀾的三級片爭議,他是否迫害了女性參與行業,爲自己牟利。

根據百度百科介紹,蔡瀾在陳寶蓮主演的《聊齋三之燈草和尚》參與監製,他對陳寶蓮未滿十八歲被母逼迫等事情,很大可能是知情的。

作爲大路公司的創辦人,那蔡瀾到底有沒有主動逼迫,讓陳寶蓮出演三級片?其未可知,他也沒有親自承認過,但無法否認,他從三級片中牟取了商業利益。

至於蔡瀾的行爲,在合影環節突然摟緊的腰,到底構不構成性騷擾?最有發言權的,恐怕是當事人本人,而不是圍觀羣衆。

還有,蔡瀾是商人還是美食家?

雖說蔡瀾參與過不少電影創作,但他最出名的身份恐怕還是美食家。

他在很多美食節目裡當過顧問、評委,還拿過美食協會榮譽主席的頭銜,得到了相當多的認可和支持。

除此之外,他還搞商業合作,聯名推薦小吃、給餐館打廣告,肯定也賺了不少錢。不過話說回來,當美食家和搞商業運作,其實也不衝突。

客觀來說,蔡瀾對美食的研究確實得到了社會認可和商業追捧;主觀來看,每個人對 “美食家” 的定義都不一樣,誰也沒法強迫別人改變想法。

所以說到底,這事兒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項立剛先生不認可蔡瀾,這也完全能理解——畢竟他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

“不認可”,窺見了社會思潮的改變

在網絡中一片緬懷聲中,項立剛的反向發言,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從這種不認可,其實也反應了社會的改變和發展。

而大家所反叛的,其實是公衆人物的權威性。

大家站在一個更全面的視角看待名人,發出自己的聲音。名人有優點,也會有缺點,一味追捧是沒有意義的。

蔡瀾是名人,但他看待女人的態度,有時候就像看一盤菜。

他覺得女人該爲男人奉獻,甚至要收起聰明來討好男人,這種站在男性視角否定女性智慧的觀點,跟現在獨立自主的潮流完全不搭調。

至於他的美食鑑賞,其實也能從不同角度看。他吃過那麼多好吃的,就算不說多專業,至少也該有點心得,要說完全不懂也不太客觀。

可即使美食家推薦了,我也可以說不好吃,我可以有個體的專屬體驗。在一窩蜂美食打卡的環節,尊重每個人的獨特顯得尤爲珍貴。

支持不同的聲音,也支持大家表達自我的權利,項立剛有發表意見的自由,大家也有對於他的發言討論和糾錯的權利。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