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改優先席仍無法止爭議?他成先知吐關鍵因素
博愛座爭議多,立院7月三讀通過《身障權法》第53條修正草案,博愛座更正爲「優先席」。(圖/呂筱蟬攝;劉彥宜攝)
先前因博愛座常衍伸長輩和年幼一輩的紛爭,立法院7月通過《身障權法》第53條修正草案,博愛座更正爲「優先席」,優先乘坐對象的「老弱婦孺」也刪除。未料今臺北捷運上還是傳出有長者要求長髮男子讓位,最後引發拳腳糾紛,對此,主持人謝曜州稍早表示,自己先前就說過改名沒用,如今成了「先知」。
謝曜州今轉發北捷上優先席亂斗的新聞,直言早就說過改名沒用,主因是「正常人都不會刻意去鬧,想坐就坐。看到老弱就讓。想鬧的纔不會管你今天叫博愛還是優先」,認爲真正重要的因素是人民的素質,「當時還有網友留言嗆:媒體就是怎樣都要哭夭。我還真不是哭夭,我是哭心酸」,他還開玩笑說:「乾脆以後捷運設一個車廂,叫『格鬥車』,提供給想吵架打架的人搭,搭之前先簽生死狀,爛命一條自己負責」。
羅友志對此新聞表示,其實自己不需要高談闊論,只要將逼人讓位的老婦人,跟花蓮90歲的鏟子老人做比較就好,他強調不是要歧視長者,也沒有覺得老人不好,只是有些人可能「從年輕壞到老」,並留言迴應:「警惕自己,不要變成這種人」、「 當然不是每位…只是這些壞到老的,讓很多『長者』無辜蒙冤」。
羅友志也指出,現今社會除了要擔心倚老賣老的長輩,也要擔心「一身污泥」的年輕人,「老了以後,又是一個壞老人...周而復始...」,並強調:「壞不壞,跟老不老,沒關係。跟人品,很有關係!」網友見此迴應:「真的不需要特別標示是什麼座位,因爲能禮讓、會禮讓的,不需要人說,就會主動讓了」、「就說了這種人只能中午出門,早晚會出事,以爲是女生就想欺負人,欺善怕惡」、「不建議直接動手物理治療,若有問題就找乘務員反映」、「現在看到老人都會怕,到底該不該禮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