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盤點| “反內卷”暫未將光伏企業拖出虧損泥潭,但部分企業二季度已減虧或盈利
截至7月15日,滬深主板上市的光伏企業2025年半年報的業績預告披露已全部完成。
根據滬深交易所規定,主板上市公司預計半年度經營業績出現淨利潤爲負值、淨利潤實現扭虧爲盈、盈利且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三種情形之一的,應當在7月15日前進行預告。
因而,目前已披露的光伏企業業績預告數據並不完整,比如科創板上市的光伏組件巨頭晶科能源(688223.SH)和天合光能(688599.SH)均未披露上半年的業績預報。但從目前已披露的一線代表性光伏企業的業績預告情況來看,格局已經比較明確:光伏企業仍陷在虧損泥潭,部分企業在二季度出現減虧,也有企業走出二季度盈利的行情。
虧損仍在繼續
今年上半年以來,工信部、行業協會等主管部門針對行業產能過剩與內卷競爭現狀召開多次會議研究討論,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並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同期,國內分佈式市場迎來短期搶裝潮,市場需求呈現階段性旺盛。
但從目前數據來看,行業大規模虧損潮仍在繼續。部分頭部企業受限於產能規模較大,虧損幅度較去年同期擴大。
比如,通威股份(600438.SH)預計上半年淨虧損49億元至52億元,上年同期淨虧損31.29億元;TCL中環(002129.SZ)預計上半年淨虧損40億元至4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30.64億元;晶澳科技(002459.SZ)預計上半年淨虧損25億元至3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8.74億元。
產業鏈價格的下降是企業上半年業績虧損的共因,即便是頭部企業也沒有走出增量不增收的行情。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雖然部分公司上半年實現了產品銷量的增長,但受光伏行業主要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跌破行業成本線的競爭環境影響,企業業績仍陷入虧損。
談及業績預虧原因,通威股份表示,雖然國內外光伏新增裝機規模持續增長,但行業供需失衡狀況仍未顯著改善,各環節產品價格持續低迷。
雖然上半年分佈式市場短期的“搶裝潮”提振了市場需求,但這種需求增長並未長期延續。據TCL中環分析,今年5月至6月,產業鏈需求逐步降溫,疊加產業鏈各環節產能供需失衡,庫存壓力等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受產品價格下跌及存貨減值影響,公司報告期內經營業績虧損。”
晶澳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淨虧損額同比有較大幅度增長。對此,該公司在業績預告中分析稱,受近年來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產能集中釋放導致階段性供需失衡的影響,行業競爭持續加劇,各環節主要產品價格對比同期整體承壓下行。該公司還提及了國際貿易保護政策加劇帶來的負向影響。晶澳科技認爲,“供需失衡和國際貿易保護的加劇共同導致公司光伏組件銷售均價和盈利能力下降,經營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
二季度業績分化
第一財經記者將2025年半年報業績預告結合2025年一季度財報數據計算得出,各一線光伏企業的二季度的生產經營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趨勢,這背後或反映出各企業戰略落地、經營策略和降本控費等策略的分化。
比如,TCL中環二季度虧損預計20.94億元至25.94億元,虧損額較一季度擴大;通威股份二季度預計虧損金額爲23.07億元至26.07億元,與一季度25.93億元的虧損額基本持平。隆基綠能和晶澳科技實現環比減虧。晶澳科技預計二季度淨虧損8.62億元至13.62億元,虧損額較一季度的16.38億元有所減少;隆基綠能預計2025年上半年淨虧損爲24億元到28億元,較一季度14.36億元的淨虧損進一步減少。
談及業績減虧的原因,隆基綠能表示,公司通過加強內部運營管理,主要產品單位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下降,實現同比大幅減虧。“上半年公司HPBC 2.0組件產品逐步投入市場,簽單量及出貨量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愛旭股份(600732.SH)預計淨虧損1.7億至2.8億元。按季度來看,第一季度歸母淨虧損3億元,預計二季度歸母淨利潤約爲0.2億至1.3億元,實現單季度的扭虧爲盈。
高利潤的海外市場佔比的提升是愛旭股份二季度實現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
據愛旭股份分析,公司ABC光伏組件產銷兩旺,深耕歐澳日等海外市場,海外銷售佔比提升,整體毛利率向好。“公司產品成本、期間費用持續下降、存貨跌價損失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隨着“反內卷”和企業自發減產控產的持續落地,光伏行業的產能出清進度仍值得期待。晶澳科技在今年5月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中國光伏行業正在進入本輪下行週期的最後階段,在主管部門、企業、協會相關措施的推動下,整個光伏行業正在加速實現再平衡。“預計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應該能夠出現好轉。”
通威股份在業績預告中表示,雖然行業當前面臨階段性顯著的供需失衡矛盾,但產業各相關方已高度重視,着眼行業長遠發展,全力探索解決方案,共同推動中國光伏產業長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