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業上半年業績分化,海外市場與BC技術成二季度扭虧“法寶”

少數企業預增,多數企業續虧、首虧,半年報預披露持續進行,光伏企業上半年的業績仍在分化。

截至7月14日晚間,包括隆基綠能(601012.SH)、鈞達股份(002865.SZ)、晶澳科技(002459.SZ)、弘元綠能(603185.SH)等在內,共計38家光伏上市公司預告了上半年業績,其中17家續虧、6家首虧,虧損公司數量佔比六成,僅5家實現預增。

儘管光伏製造商尚未走出經營困境,但經過數月減產以及企業經營戰略調整後,業績分化已經出現。有的光伏企業二季度虧損環比擴大,有的憑藉海外市場與新技術產品實現大幅減虧甚至扭虧。

主產業鏈中報預告業績分化

2025年5-6月,光伏產業鏈需求在搶裝潮結束後逐步減少,疊加產業鏈各環節產能供需失衡,庫存壓力等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硅片價格一度跌破去年四季度水平,硅料價格亦低於製造商的現金成本。受產品價格下跌及存貨減值影響,21家光伏主產業鏈上市公司中,10家發佈了半年度業績預告,硅料、硅片、組件、電池四大主材環節的企業均錄得業績續虧。

硅料作爲光伏產業鏈最上游環節,也是供需矛盾最突出的環節。截至目前,硅料製造商中,通威股份(600438.SH)發佈了業績預告,上半年淨利潤預虧49億元-52億元,環比一季度25.92億元的虧損,未出現虧損明顯加劇的情形。

主產業鏈製造商雖未擺脫虧損,但部分企業在二季度實現減虧或是扭虧,或是憑藉新一代產品突圍,或是受益海外市場需求增長,爲低谷中的光伏行業傳遞出一絲積極信號。

這些企業中,隆基綠能(601012.SH)、鈞達股份(002865.SZ)、愛旭股份(600732.SH)、晶澳科技(002459.SZ)均實現減虧。

隆基綠能預計,上半年虧損金額爲24億元-28億元。按照預告淨利潤下限計算,隆基綠能二季度最多虧損約13.7億元,環比一季度減虧約1億元。該公司解釋稱,不斷加強內部運營管理,主要產品單位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快速下降,HPBC 2.0組件產品逐步投入市場,簽單量及出貨量快速增長,實現同比大幅減虧。

愛旭股份預計,上半年最多虧損2.8億元,按照一季度虧損3億元計算,公司實現單季度扭虧爲盈。該公司解釋稱,上半年ABC組件產銷兩旺,通過深耕歐澳日等高價值市場、高價值場景,海外銷售佔比顯著提升,同時產品成本、期間費用持續下降、存貨跌價損失大幅改善,是業績同比大幅改善的主要原因。

電池製造商鈞達股份也在公告中提到,海外市場銷售對業績改善的影響,該公司上半年預虧2億元-3億元,其中一季度虧損1.05億元,有望實現單季度減虧。

鈞達股份稱,海外銷售佔比從2024年度同期的23.85%,提升到2025上半年約51.9%,公司計劃通過海外先進電池產能建設方式,融入海外本土產業鏈,面向高附加值海外市場。

另外,組件商晶澳科技在一季度淨利潤虧損16.38億元的情況下,上半年預虧不超過30億元,也實現了減虧。

並不是每家光伏製造商都能實現減虧。硅片龍頭TCL中環(002129.SZ)的虧損還在加劇。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預虧40億元-4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30.64億元。

按上述數據測算,TCL中環今年第二季度淨利潤虧損約21億元-26億元,同比、環比均虧損加劇。而這也是TCL中環上市以來最差的半年度業績。該公司解釋稱,產品價格下跌及存貨減值是導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

光伏主材以外,輔材環節業績同樣集體承壓。以光伏玻璃爲例,福萊特(601865.SH)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爲2.3億元到2.8億元,同比減少81.32%-84.66%;南玻A(000012.SZ)也預計淨利潤至少下降88.15%;亞瑪頓(002623.SZ)上半年淨利潤首虧,預虧1500萬元-2000萬元。上述三家企業均稱,受產品價格下跌及存貨減值影響,導致經營業績大幅下滑。

下半年是產能出清關鍵階段

二季度光伏產業鏈經歷“政策刺激上漲、需求退坡回落、政策託底企穩”的波動情況,產業鏈價格觸底後初現復甦信號。

從已披露的半年報業績預告來看,光伏企業經營呈現“全行業承壓、部分企業單季度改善”的分化格局,技術迭代、需求演繹與政策落地,將成爲光伏板塊中長期價值重估以及企業經營業績改善的關鍵。

近期,“反內卷”反覆強調的背景下,光伏產能階段性過剩、低價競爭尤其受到市場關注。政策呵護下市場情緒發酵,多晶硅期貨與現貨價格、硅片價格持續回暖,光伏板塊估值亦有所反彈。隨着最近一週硅料價格大幅上漲,硅片、電池片價格止跌企穩,市場關注度聚焦於光伏企業三季度表現。

在一位電新行業分析師看來,當前整體市場處於博弈階段,主要交易邏輯是政策預期增強,但光伏終端需求恢復偏弱,價格持續上行動能仍待驗證。“下半年重點觀察政策對光伏減產的推動力度,包括頭部硅料企業聯合收儲尾部產能的進展。硅料作爲最上游,產能供需與價格走勢,對其他主材環節影響巨大,6月底以來的硅料漲價本質是政策引導的成本線修復,但實際成交仍待觀察下游對價格的接受程度。”上述分析師說。

“需求端來看,預計下半年國內裝機需求不會出現大幅波動,需求變化也很難刺激光伏產能出清,海外部分新興市場需求增長也只是結構性變化,不足以刺激消化國內過剩的產能。因此三季度是光伏行業減產的關鍵節點,若減產持續推進,預計光伏板塊全年業績會出現大幅分化。”前述分析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