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盤點|煤價持續下探,多家煤企預告上半年業績虧損

多家煤炭企業近日密集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第一財經記者梳理髮現,多家煤企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預計超過兩成,其中近半公司淨利潤預計出現虧損。

上述煤企中,永泰能源(600157.SH)業績跌幅居前。今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2億元-1.5億元,同比下降89.9%-87.4%。

永泰能源解釋稱,公司電力與煤炭主業運營正常,其中電力業務經營效益持續提升。但因電力業務所屬江蘇主力電廠配合國信沙洲三期投產準備線路施工陪停累計約52天,使發電量臨時下降,加之煤炭業務焦煤產品整體市場價格持續下行,致使公司業績下滑。

同樣受煤價下行影響,大有能源(600403.SH)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8.2億元,同比增虧3.3億元,虧損額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煤企中居首。大有能源稱,公司上半年商品煤平均售價同比降約29%,煤炭銷售收入同比減少約7.46億元,導致當期利潤虧損。公告發布後,公司股價今日大跌超過9%,報收3.8元/股。

煤炭龍頭企業也未能免受影響。上半年,中國神華(601088.SH)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236億元-256億元,同比下降13.2%-20%。公司解釋稱主要由於煤炭銷售量及平均銷售價格下降,煤炭分部利潤下滑。中國神華主營業務包括煤炭產銷、發電、煤化工以及包括鐵路、港口、航運在內的運輸業務。據上半年主要運營數據,公司煤炭、發電、運輸三大運營指標全線下滑。

今年以來,煤炭市場價格大幅回落。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2025年煤炭現貨價格延續去年下滑趨勢,到3月中下旬現貨價格開始低於長協價格,6月份長協價格跌破價格中樞(675元/噸)。7月8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指數價爲每噸623元,同比下跌257元。此一行情下,煤炭行業今年前5個月利潤總額降至1264億元,同比下降50.6%,行業企業虧損面達到53.6%。

“今年上半年全國煤炭市場供需形勢的第一個突出特點是供大於求態勢明顯。”在日前召開的2025年夏季全國煤炭交易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委員張宏表示,受“十三五”煤炭供給側改革影響,國內煤炭產量連續多年快速增長,從2016年的34.1億噸增至2024年的47.8億噸,9年間煤炭產量年均增長4.31%。但同期煤炭消費量呈低速增長趨勢,9年間消費量年均增速僅爲1.79%。

張宏認爲,我國煤炭市場的結構性和階段性失衡問題突出。他解釋稱,在2030年碳達峰目標下,電力行業中,水、風、光等清潔能源發電快速增加,擠壓燃煤發電空間,今年前5個月國內火電發電量增量同比減少725億千瓦時。至於冶金、建材等行業,由於進入峰值平臺期,其煤炭消費量亦在減少。綜上導致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在10年內減少超12個百分點,機構預計2028年前後我國煤炭消費總量將進入峰值平臺期。

“這一發展趨勢決定了煤炭行業長期依靠鋪攤子、擴規模、增產量求發展的傳統模式即將結束。”上述會議強調,煤炭企業要充分認識煤炭供需形勢錯位失衡的嚴峻性和複雜性,嚴格落實電煤中長期合同制度;且要科學把握生產節奏,提升煤炭供給質量,加強行業自律,整治內卷式競爭,促進煤炭市場供需平衡。

關於市場接下來的走勢,我的鋼鐵網分析稱,煤炭市場供應寬鬆,需求增長緩慢,庫存有累積壓力,政策方面雖有一些調整,但難以改變供需總體格局。預計三季度煤炭價格中樞將繼續下移,整體呈下行態勢,不過在夏季用電高峰等特殊時段,可能會因供需短期失衡出現階段性反彈。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上述披露業績預告的煤企中,鄭州煤電、永泰能源等多家公司表示,計劃通過提質增效生產、精細化管理等手段應對煤價下行的嚴峻市場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