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能源上半年預虧8.2億元 煤價下行拖累業績

中經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

7月14日晚間,大有能源(600403.SH)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8.2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4.9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大有能源證券部人士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營商品煤炭價格持續走低是業績虧損加大的主因。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商品煤平均售價同比下降約29%,導致煤炭銷售收入同比減少約7.46億元,進而造成當期利潤同比增虧。

煤價下行侵蝕利潤

近年來,國內煤炭市場供需格局生變。一方面,產量持續高位增長,進口量也維持較高水平;另一方面,需求增幅相對有限,市場整體呈現供大於求的寬鬆態勢。

在此背景下,煤價步入下行通道。

卓創資訊動力煤分析師趙麗向記者分析指出,“供強需弱”矛盾突出是導致煤價下行的核心因素,當前煤價已跌至近五年低點。她表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動力煤市場整體持續下挫。以山東地區Q5000大卡動力煤到廠價格爲例,截至6月27日收盤價格報535—560元/噸,較2024年年底累計下跌162.5元/噸,降幅達22.89%;上半年均價約619.35元/噸,較2024年同期下跌184.37元/噸,降幅爲22.94%。

煤價下跌導致大有能源業績承壓。2025年上半年,大有能源的商品煤產量爲521.04萬噸,同比增長10.17%;商品煤銷量爲508.05萬噸,同比增長9.66%。雖然產銷量均實現增長,但無法抵消煤價下跌帶來的收入損失。上半年,大有能源煤炭銷售收入爲17.43億元,同比下降23.22%;煤炭銷售成本爲18.87億元,同比增長4.29%;成本增加和售價降低,致使煤炭銷售毛利錄得-1.43億元,同比下降131.03%。

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大有能源首次因煤價下跌導致業績下滑。2024年,該公司受煤價下降拖累,實現營業收入49.30億元,同比減少15.20%,歸母淨利潤虧損10.91億元。

大有能源在2024年年報中指出,當年煤炭產量增長、進口量增加、需求增幅下降,煤炭市場供需相對平衡,價格整體呈區間震盪、重心下移的走勢,行業效益整體下降。

後市寬鬆格局猶存

“整體而言,2025年上半年煤炭供需關係持續寬鬆,是推動煤價下行且跌幅普遍超20%的主因。”趙麗分析稱。

在供應端,趙麗表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煤炭產量保持高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全國原煤產量達到19.9億噸,同比增長6%。卓創資訊預計,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約24億噸,同比增速約5.9%。同時,北方港口煤炭庫存整體持續處於歷史偏高水平,5月中旬曾創歷史最高水平,之後雖略有回落但仍處於高位。進口煤數量同比雖然略有減少,但整體仍維持較高水平,國內煤炭供應總體充足。

趙麗指出,上半年國內電廠中長期合同(長協)煤發運比較充足,疊加日耗偏低,導致電廠庫存持續高企。在高庫存壓制下,電廠以消耗現有庫存爲主,新增市場煤採購需求有限。即便有采購需求,但電廠採購時會優先兌現長協煤合同,對市場煤採購量非常有限。

對於下半年市場走勢,趙麗預計,國內動力煤市場供需寬鬆格局將有所緩解,煤價底部存在一定支撐。

具體來看,7—8月迎峰度夏期間,高溫天氣持續將推升電廠日耗,庫存消化速度加快,部分剛性需求提升,需求端支撐力度改善,煤價下行壓力減弱,或呈現穩中窄幅上行態勢;9—10月,電廠日耗預計下滑,非電行業進入傳統旺季。但採購方或繼續保持按需採購策略,控制成本,煤價繼續上行支撐有限,偏弱震盪可能性較大;11—12月,臨近年底,煤礦安全生產意識增強,部分完成年度任務的煤礦或暫停產銷開展設備檢修工作。同時,供暖季來臨將提升電廠日耗,煤價存在修復性上行可能。

據卓創資訊預測,以山東地區Q5000大卡動力煤到廠價格爲例,2025年下半年均價或爲560元/噸,較上半年均價下降約60元/噸,降幅9.68%;2025年全年均價或爲590元/噸,較2024年同期下降25.13%。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