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已累計培養一萬餘名大學生村醫 當好基層健康“守門人”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人民網合肥4月12日電 (記者周坤)建成鄉鎮衛生院院前急救站點390個,提供急救服務33.6萬人次;全省95%以上村衛生室納入基本醫保定點管理;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累計培養1萬餘人……4月11日,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安徽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劉同柱介紹安徽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的“新成果”。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是人民羣衆健康的“守護人”。發佈會上,劉同柱稱,爲了做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類管理,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分類建設標準》,指導各地做好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分類管理。
據悉,該標準共分爲三類:一類管理以發展臨牀服務爲重點,二類管理突出重點科室,發展特色專科,三類管理達到鄉鎮衛生院設置基本標準,推進有限資源均衡配置、高效利用。
劉同柱表示,目前,安徽省實施一類管理的鄉鎮衛生院275家,二類管理的776家,三類管理的254家。
同時,安徽省依託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59個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四下沉”實現全覆蓋,全年派駐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級及以上醫師近2000人,診療服務75萬餘人次。
劉同柱介紹,今年,安徽省將深入推進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行動,力爭90%的縣(市)至少有1所縣級公立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並且,推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能力標準,健全農村急救體系,打造“30分鐘急救圈”。高質量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提升計劃”,兩年內實現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名大學生村醫。
“下一步,我們還將積極謀劃推進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爲有需求的鄉鎮衛生院配備CT/DR等設備、醫學影像覆蓋率達到80%以上,推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能力標準,行政村衛生室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定點服務範圍,進一步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水平。”劉同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