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點裡的村民健康守護人
關注防汛救災
本報訊(記者武文娟)8月5日下午,懷柔區琉璃廟鎮柏查子村轉移安置村民返家。10天前,強降雨導致柏查子村整村受災,所有村民轉移至安置點臨時過渡,55歲的村醫孫秀華也在其中。在安置點中,她主動幫助駐點醫生忙前忙後,再次當起村民的“健康守護人”。
柏查子村位於懷柔區琉璃廟鎮南部的深山區,常住人口110餘人,多數爲老人。在村衛生室工作了27年的孫秀華,跟村裡的每位村民都很熟,“哪位老人有什麼身體問題,常吃什麼藥,我都熟。”孫秀華回憶,當時,暴雨導致村裡斷電斷水。村書記於7月27日通過大喇叭通知全村村民轉移時,她還想着村裡的老人們。在等轉移車輛的間隙,她一一叮囑老人們帶齊藥品。
“王大媽,您的血壓有點高了,給您拿的降壓藥趕緊吃,還是按之前的量,千萬別多吃甜食。”與孫秀華同村一位王大媽,今年65歲,平時患有高血壓,由於轉移的時候比較倉促,沒有拿藥。老人想找駐點保障的醫務人員拿點藥,但一時想不起自己吃的是什麼,再加上口齒有些不清,更加着急,老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跟孫秀華唸叨。“大媽,您別急,您平時吃的啥藥我知道,一會兒我去幫您拿,我先給您測個血壓。”孫秀華一邊說着,一邊幫王大媽測血壓,隨後找到安置點的醫生替王大媽開了藥。
在幫助老人開藥的同時,孫秀華積極爲老人解決難題。“我的降壓藥沒帶,安置點上也沒有,怎麼辦啊?”剛到安置點,70多歲的彭大媽就焦急地跟孫秀華說。聽到消息後,孫秀華第一時間與村幹部聯繫,並協調爲彭大媽及時網購了藥品。“我熟悉老人們的情況,大家都習慣了找我,這都是應該的。”有了孫秀華的幫忙,安置點快速掌握村民的健康狀況,也極大緩解駐點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在安置點的10天時間裡,孫秀華總是拿着電子血壓計穿梭在各個房間,爲本村村民檢查身體,瞭解村民健康狀況。
考慮到安置點多爲老人、兒童和行動不便的村民,孫秀華還特別關注他們的身體情況,總是提醒慢性病患者按時用藥。在孫秀華的手機裡,有一個特殊的微信羣,羣成員就是村裡的村民。羣裡她隨時爲村民們答疑解惑,提供就醫諮詢,提醒老人按時吃藥。“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有她在,我很踏實。”一位在安置點的老人說。
8月6日,關閉了10天的懷柔區琉璃廟鎮柏查子村衛生室再次開業,回到家的村醫孫秀華再次忙碌起來,繼續爲村民們看病開藥、爲村民科普健康知識。“作爲一名黨員,爲村民服務是我應該做的。”孫秀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