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鄉親們的健康“守門人”

原標題:當好鄉親們的健康“守門人”

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李嘉妮

在霍城縣大西溝鎮苜蓿臺子村,156鄉道穿村而過,公路旁有一幢外牆被刷成紫色的房屋,這裡是苜蓿臺子村標準化衛生室,也是該村村醫許文良工作的地方。

1988年出生的許文良和妻子原本生活在河南,妻子的父母常年在霍城縣大西溝鎮生活。2014年,當得知自己的專業在新疆發展空間更大後,許文良決定來新疆發展。

回憶起剛到苜蓿臺子村時,許文良說,自己滿腔熱血來新疆施展拳腳、實現抱負,沒想到剛到村裡就被村民來了一個“下馬威”。許文良說的“下馬威”不是患者的疑難雜症,而是當地村民的方言。村民語速一快,他就抓瞎了,時不時要尋求同事或其他村民幫忙。

爲提高看病效率,許文良在出診時,會主動與村民嘮家常。漸漸地,他不僅能和村民無障礙交流,甚至還和他們成了朋友。

健康是廣大人民羣衆的期盼和追求,村衛生室是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當地羣衆的就醫安全和健康幸福。

作爲苜蓿臺子村的村醫,許文良和同事要爲2000多名村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日常工作繁瑣,既要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等重點人羣進行定期監測、隨訪和管理,也要組織村民進行體檢,還要宣傳健康知識,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識。儘管工作繁雜且瑣碎,但他幹起來卻十分起勁。

對於村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許文良會把自己的手機號寫在紙上,放在老年人家中,有時只要一個電話或者一條信息,他就會趕過去診治。

許文良性格樂觀開朗,和村民處得像一家人一樣,特別是涉及村民健康問題時,他格外較真。

村裡有一位上了年紀的患者,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以前吃飯就是不願忌口,降壓藥也不願吃。許文良每次隨訪都會分析他的各項數據,叮囑他按時服藥、忌口,還要長期堅持,終於換來了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這是我作爲一名村醫的責任。”許文良說,他深知只有對村民的健康嚴格把關,才能真正爲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出診箱、血壓計、一些常用藥物,這是許文良走街串巷爲村民提供醫療服務的裝備。不過,現在的許文良還有個“新法寶”——平板上的移動公衛系統。兩年前,村民電子健康檔案實現移動化管理,他每一次接診、隨訪,都能在移動公衛系統即時更新,而且在這個系統中還可以看到村民近幾年在公立醫療機構的診療記錄。

“新技術和新方法讓我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村民的健康狀況,爲他們提供更精準的醫療服務,省時又省心。”許文良說。憑着敬業和鑽研,他先後獲得霍城縣優秀共產黨員、敬業奉獻道德模範等稱號,被村民們稱爲健康“守門人”。

“當村醫很辛苦,但也收穫了許多溫暖。”許文良說,紮根邊疆,只要能服務好村民,一切都值得。

來源: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