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健康守門人:青海大學生村醫築牢基層醫療網

新華社西寧8月3日電 題:高原健康守門人:青海大學生村醫築牢基層醫療網

新華社記者張子琪

一早,趙成春和往常一樣從家出門到村衛生室上班。開門後便有村民陸續來測血壓、血糖。聽醫生囑咐完注意事項,村民會嘮幾句家常再表示謝意離開。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海子溝鄉大有山村,160多平方米的衛生室,39歲的村醫趙成春在這裡工作了十餘年。

“我是土生土長的大有山村人,全村3800多人,建檔立卡和四類慢病簽約的重點人羣約500人,其中高血壓150人,糖尿病48人……”本村的基本情況,趙成春熟記於心。爲提高診療水平他還自學提升學歷,本科畢業後仍選擇留在基層。

趙成春說,近些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逐步提升,村衛生室有全科診室、中藥房、西藥房、無菌配藥室、觀察室、中醫理療等功能室,還有常見中西藥300多種,門診每月接診約300人次,“村裡沒有藥店,大部分村民尤其是老人常來衛生室買藥,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農村牧區地域廣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相對薄弱。近年來,青海20餘個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青海省健康鄉村建設5個實施方案》,包括普及鄉村健康生活、優化鄉村健康服務、完善鄉村健康保障、建設鄉村健康環境、發展鄉村健康產業等方面。

截至目前,青海共有鄉鎮衛生院407所,村衛生室4430所,已實現每個鄉鎮都有1所合格的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都有1個合格的村衛生室。2024年以來,落實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資金3.44億元,其中1.03億元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特色科室建設、設備改造升級和人員培訓等。

“現在有了好政策,鄉鎮下轄9個村實現大學生村醫全覆蓋,基層診療水平不斷提升!”尼瑪拉毛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柯曲鎮衛生院院長,她告訴記者,村醫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門人”,這些優秀大學生村醫到崗後,爲鄉村醫療衛生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全州現已招錄188名大學生村醫,高原牧區也在一步步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爲解決基層衛生人才不足和能力不足問題,青海相關部門印發“青海省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實施方案”,通過補充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改善鄉村醫生學歷結構,持續提升鄉村醫生服務能力。

“在州級醫院實習時我發現很多患者病情很重,如果在基層能早發現,早治療,就不會拖到這麼嚴重纔來就醫。”26歲的扎揚是2024年招錄到甘德縣柯曲鎮東吾村的大學生村醫,畢業於青海大學臨牀醫學專業。

工作期間,柯曲鎮衛生院通過“師帶徒”制度幫助大學生村醫儘快熟悉工作內容,扎揚主要負責孕產婦檢查。今年3月,她在鄉鎮衛生院推薦下,前往對口支援果洛州的上海市醫療機構跟崗培訓,主攻婦產科領域。

前不久,扎揚爲鄉鎮衛生院提供了一份“婦女兒童健康三年提質增效工作方案”,她說,現在衛生室軟硬件水平不斷提升,還實現了醫保結算,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做檢查,“希望能在基層做好本職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