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鴻儒全球金融治理論壇"穩定幣與RWA:變化中的全球支付與資管體系"成功舉辦

2025年7月18日,由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科企大灣區校友聯合主辦,零壹智庫承辦的“2025鴻儒全球金融治理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穩定幣與RWA:變化中的全球支付與資管體系”。

張禮卿發表歡迎致辭和開幕演講

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理事長、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教授發表開幕演講。張教授指出,2023年以來,歐盟、新加坡、中國香港和美國相繼完成了對穩定幣進行合規管理的立法程序,對於穩定幣的定義、發行人准入門檻、幣值穩定機制與儲備資產維持、流通環節合規要求,以及重要穩定幣的特殊監管規則等做出了規定,標誌着原先處於野蠻生長的穩定幣發行正在進入受到嚴格監管的階段。當前,學界、業界與監管部門尚沒有對穩定幣和RWA形成完全共識。從國際上看,特朗普政府對加密資產和穩定幣的合規發展持積極支持態度,而國際清算銀行以及由拉加德領導的歐央行等則採取非常謹慎甚至是相對負面的立場。從國內看,業界多有期待,但監管部門則比較謹慎。鑑於這樣情形,通過論壇、會議等方式進行交流甚至爭論就變得非常有意義。

張禮卿教授強調,由於錨定法幣或其他價值穩定的資產,加上通過區塊鏈實現點對點價值轉移,穩定幣作爲跨境支付工具的優越性明顯;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和缺陷,包括削弱貨幣主權、影響貨幣政策和銀行體系穩定、方便洗錢和恐怖融資等。未來,隨着合規監管的加強,作爲跨境支付手段,穩定幣在速度和成本方面的優越性將會有所減弱,市值和交易量的增長也有可能趨於放緩。美元穩定幣在短期內有望增強對美國國債的需求,進而鞏固美元的霸權地位;但從長期看,美債需求增長具有不可持續性,美元穩定幣也不可能阻止美元地位的最終衰落。中國在繼續推進央行數字人民幣和“貨幣橋”項目試驗的同時,應加強對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相關研究。

張禮卿教授認爲,RWA的本質是將在真實世界具有價值的資產(如房地產、股票、債券、應收款等)通過區塊鏈技術轉化爲數字代幣,使傳統資產能夠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流通和管理,對於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其在全球範圍的合理配置具有積極意義。這個過程與穩定幣發展緊密相連,會對整個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在境外目前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不過,由於存在資本管制,RWA在中國內地暫時無法實施,有關方面應積極展開相關研究,探索其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試點的可能性。

喬依德發表主旨演講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德圍繞《從Libra的興衰探析穩定幣的本質、作用和發展前景》發表主旨演講。喬依德指出,Libra的創立初衷是建立一套“無國界的貨幣和爲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然而Libra因觸及監管紅線而衰敗。穩定幣的本質是利用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戶技術,通過價值錨定機制實現價格相對穩定的數字資產支付工具。與Libra相比,穩定幣是“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混合體,與法幣的關係是依附而非替代。穩定幣能夠鏈接虛擬資產與實體經濟,改善跨境支付,對某些發展中國家居民具有保值作用;在短期內有利於擴大美元的使用,可能增強美元的地位,但也有隱藏的風險,對全球貨幣體系有較大的衝擊,但難言重構或顛覆。喬依德認爲,穩定幣的發展前景取決於主要國家的立場、國際經濟組織的態度、央行數字貨幣CBDC進展以及本身的運行情況。穩定幣最有可能的發展結局是成爲法幣的補充,而非替代法幣。

宋敏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會長宋敏教授以《穩定幣對金融體系的影響:風險與監管》爲題發表主旨演講,深入探討了穩定幣的應用及風險,並分析了穩定幣對貨幣主權、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的潛在影響。宋敏教授指出,穩定幣作爲加密金融的基礎設施,將進一步發展,成爲加密資產交易、跨境支付、零售和B2B交易的重要工具。穩定幣還將應用於基於區塊鏈的貿易金融和供應鏈金融,推動鏈下資產上鍊。他強調,需高度重視穩定幣對貨幣與金融體系的影響。穩定幣是連接加密金融與傳統金融的橋樑,穩定幣的發展可能對現有金融體系帶來衝擊,包括對銀行主導的傳統支付體系的擠壓和加快貨幣流通速度。穩定幣的發展可能導致財政貨幣化,削弱央行的貨幣控制權,並對銀行體系產生結構性影響。此外,他認爲應該推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發行、交易與監管研究。

Barry Eichengreen發表主旨演講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傑出教授、著名國際經濟學家和金融史學家Barry Eichengreen以《天才法案對穩定幣發展的影響》爲題發表主旨演講(在線)。Eichengreen教授指出,儘管穩定幣被認爲在未來可能會對支付領域產生重大影響,但目前其使用場景仍然有限。他認爲,穩定幣對經濟構成顯著風險,其好處相對有限。穩定幣可能削弱央行貨幣政策的效力,引發貨幣替代問題,還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潛在風險。Eichengreen教授認爲,美國通過了《天才法案》(GENIUS Act),旨在將穩定幣行業納入監管範圍,但央行數字貨幣CBDC是更優越的替代品。中國在央行數字貨幣和跨境支付項目方面具有技術專長和政策靈活性,應繼續發展這些領域,而不是盲目模仿美國的穩定幣模式。

鄒傳偉發表主旨演講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前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鄒傳偉以《代幣化、穩定幣和RWA》爲題發表主旨演講(在線)。鄒傳偉指出穩定幣發行不涉及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不涉及商業銀行放貸,不會形成貨幣創造。它是在由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組成的二級銀行賬戶體系中,已經存在的貨幣通過分佈式賬本被代幣化,基於分佈式賬本出現的一種新的貨幣流通方式。穩定幣的儲備資產通常投資於低風險、高流動性資產,其發行和贖回不影響存款貨幣總量。穩定幣借貸不會創造新的穩定幣,而商業銀行傳統放貸則具有貨幣創造的功能。穩定幣在設計上不遵循貨幣單一性,其價格可能在二級市場波動。鄒博士還進一步探討了代幣化的三個核心問題:什麼樣的資產可以代幣化,如何進行代幣化,以及代幣化的訴求是什麼,他強調並非所有資產都適合或值得被代幣化。

本力發表主旨演講

深圳市金融穩定發展研究院院長本力以《治理視角下的穩定幣與跨境金融》爲題發表主旨演講。本力認爲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治理機制,是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穩定幣在數字世界中承擔着維持公平機制的角色,其發展是數字貨幣進化和迴歸的結果。通過對比比特幣、以太坊和央行數字貨幣,本力分析了穩定幣在治理機制上的優勢,在危機時提供穩定價值儲存,增強經濟系統韌性。本力強調堅持宏觀審慎原則的重要性,呼籲關注穩定幣帶來的新挑戰,以實現穩定幣可持續健康發展。

姚駿發表主旨演講

深圳新國都公司副總裁姚駿以《RWA、穩定幣與第三方支付機遇》爲題發表主旨演講。姚駿指出,隨着市場監管的逐步明確,2025年將成爲穩定幣普及的元年。穩定幣正在改變全球支付行業格局,不同的參與者已採取措施實現應用落地,尤其是在跨境支付領域。他認爲,穩定幣支付是跨境支付的全新範式,相較於傳統銀行體系與傳統第三方支付系統存在着巨大的優勢。穩定幣的“發行“和”使用“是其兩大業務模式,兩者的商業邏輯和收入結構截然不同。

柏亮發表主旨演講

零壹智庫CEO、WEB3.01創始人柏亮以《RWA、穩定幣:資管變革與流動性管理》爲題發表主旨演講。柏亮指出,RWA和穩定幣的出現爲資產代幣化提供了新的路徑,創造了新的流動性方式。新的流動性體系將由原生Web3.0、RWA、穩定幣、代幣化存款和央行數字貨幣構成,這將重新定義資產管理,並通過Token經濟體系重構資管模式。RWA和穩定幣的發展將推動企業從傳統融資思維向流動性管理思維轉變。企業需重新定義資產管理,通過代幣化提升資產價值。

陳卡你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科技大學數字金融實驗室主任陳卡你以《RWA代幣化案例分析》爲題發表主旨演講。陳卡你教授指出,當前是將RWA引入Web3環境的絕佳時機。通過探討RWA代幣化在公鏈和香港Ensemble監管沙盒中的應用,對比新加坡MAS和迪拜VARA的RWA監管框架的優劣勢,陳卡你教授建議可以考慮混合模式,結合公鏈和沙盒的優勢,以實現最優化,同時強調應該擁抱監管,尋找合適合規的方法對RWA代幣化的成功至關重要。

汪揚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大學候任副校長、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汪揚以《穩定幣、RWA帶來的變局和對策》爲題發表主旨演講(在線)。汪揚教授指出,美國天才法案爲穩定幣行業提供了清晰的管理框架,允許多個機構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入穩定幣行業,要求穩定幣交易必須進行嚴格的KYC和AML審查,加強了對穩定幣的監管力度。這個法案創造了很多機遇,穩定幣未來兩年內有望直接用於商業交易,無需兌換成法幣,這可能削弱美元的武器化能力。他指出中國應通過發展包括一攬子貨幣的國際貨幣,利用持有的海外美債發行美元穩定幣,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同時應避免穩定幣市場的碎片化。

張帥發表主旨演講

杭州高新區(濱江)區塊鏈與數據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張帥以《RWA:解鎖現實資產價值,重塑實體經濟新範式》爲題發表主旨演講。張帥指出,RWA代幣化的核心優勢在於通過區塊鏈技術打破傳統金融的“流動性分層”“效率瓶頸” 與“參與壁壘”,同時保留現實資產的價值錨點,最終構建更開放、高效、普惠的全球金融生態。他認爲推動中國大陸RWA的發展應明確RWA的法律地位與資產屬性,鼓勵金融與科技創新,構建RWA基礎設施,探索“RWA紅籌”模式以及加強國際監管協同。

肖耿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及副院長肖耿以《穩定幣與RWA帶給人民幣國際化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會與挑戰》爲題發表主旨演講。肖耿教授指出美國正通過數字金融解決國債問題,中國需要解放思想,重視財富效應,將超強供給能力轉化爲超強的購買力、金融財富和金融收入,通過數字金融創新和“一帶一路”倡議拓展新的財富來源。他強調,香港作爲中國的離岸金融中心,具有獨特優勢,未來可能發展成雙軌制金融體系,既有存量的美元掛鉤資產,也有增量的人民幣掛鉤資產。香港的數字金融也會走H股同樣的路,背靠內地資產進行全球交易和定價。此外,香港的金融制度和監管優勢使其成爲人民幣國際化和數字金融發展的重要平臺。

圓桌討論1(從左至右依次爲:陶坤玉、李勤習、馮兵、費思、楊東昇、劉家良)

論壇還舉辦了兩場圓桌討論。第一場圓桌討論的主題是“穩定幣發展的最新前沿、機遇和挑戰”,由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陶坤玉副教授主持。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勤習介紹了阿根廷穩定幣在家庭和企業中使用的現狀及其驅動成因。拔萃資本總裁馮兵分析了穩定幣在美國和欠發達國家的應用差異。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費思指出穩定幣的廣泛使用可能對金融主權、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性帶來挑戰,各國的監管主要通過發牌制度實現,對穩定幣發行人的儲備資產、贖回義務等提出嚴格要求。連連數字穩定幣項目技術負責人楊東昇認爲穩定幣在跨境支付領域具有巨大潛力,但國內支付公司需在合規框架內謹慎探索。鯤(國際)數字技術公司創始人兼CEO劉家良認爲儘管國內政策有限制,但通過在香港等地合規運營,穩定幣支付公司可以滿足跨境支付需求。

圓桌討論2(從左至右依次爲:夏斌、卞志偉、李思遙、曲明、黃海光、譚湘益)

第二場圓桌討論的主題是“穩定幣和RWA在支付、資管等領域的商業機遇”,由國務院原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夏斌主持。勝利證券虛擬資產業務合夥人、VDX聯合創始人卞志偉認爲虛擬資產在傳統金融中的業務比重和重要性不斷增加,未來證券和銀行不接受虛擬資產可能會失去用戶。AlloyX副總裁李思遙介紹了香港RWA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發展現狀,對市場上一些錯誤看法進行了糾正。MagicCircle創始人兼CEO曲明強調技術標準的重要性,傳統資產上鍊需要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而非簡單地將傳統資產代幣化。ODIG創始人黃海光指出穩定幣市場的主導權正在從發行方轉向承銷方,未來穩定幣的發展需要兼顧合作伙伴的價值共享、合規性和可編程性。零壹智庫香港執行董事、RWA業務負責人譚湘益認爲RWA的價值提升在於可靠性、資產維度的突破和智能化,未來香港RWA在戰略型發行客戶、垂直領域商業機會和基於鏈上數據的新型穩定幣三個方向值得嘗試。

夏斌發表閉幕致辭

最後,國務院原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夏斌先生對會議做了簡要總結。他指出,經過整整一天的分享和討論,大家對於什麼是穩定幣,穩定幣將對人民幣國際化、美元霸權地位和國際貨幣體系產生怎麼樣的影響,以及RWA的發展需要具備怎樣的監管環境等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和交流。通過這次會議,我們對於研究這些問題的緊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希望專家、學者們繼續研究,多交流,並積極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設性意見,以便推動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形成。

本次論壇匯聚了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實務界及高等院校的100餘位嘉賓、專家與學者。各方通過深入的思想碰撞、前沿研究成果的分享,不僅爲穩定幣與RWA的合規發展凝聚了共識,更貢獻了兼具前瞻性與實操性的視角及解決方案。未來,期待以本次論壇爲契機,推動各方持續深化合作,共同助力數字經濟領域的規範創新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