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日晶片關稅恐15% 川普又點名臺灣!外媒曝有臺廠「一招」閃關稅

臺廠能躲過半導體關稅衝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30)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美國商務部半導體232條款的調查結果2周內出爐,外界推估半導體稅率恐25%起跳,甚至出現美國總統川普過去揚言50%、100%,以臺積電爲首半導體業者相當緊張,衝擊不亞於對等關稅。

外媒報導,川普日前表示,爲了避開新關稅,不少企業正計劃在美國投資半導體制造,其中也包括來自臺灣等地的廠商。

【1】日官員:美對日晶片估課15%關稅

美國將兩週內公佈半導體等進口的232國安調查結果,正當外界揣測川普要對晶片課多高關稅之際,日本官員預計美國對日本的晶片和藥品等關稅率將爲15%,也讓外界從側面推估,川普一直威脅的晶片關稅稅率,將至少從15%起跳。

【2】中國需求太強 傳輝達向臺積加購H20晶片

知情人士指出,輝達已有60萬至70萬片H20晶片庫存,此次追加訂單將進一步擴充供應量。研究機構SemiAnalysis數據顯示,去年輝達向中國市場出貨約100萬片H20晶片,顯示該產品在中國需求旺盛。

【3】關稅快揭牌 臺幣走勢三情境

臺美對等關稅8月1日上路,至目前爲止我方力拚比照日本適用15%折衷稅率,但市場更爲關注,美方是否進一步援引《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將稅火延燒至晶片及高階電子產品,對匯率形成劇烈衝擊,29日新臺幣對美元急貶1.83角,收最低達29.706元,是否提前預告關稅風險與談判僵局,值得觀察。

【4】合作?併購? 鴻海、東元 今起暫停交易

證交所29日公告,鴻海、東元皆因有重大訊息待公佈,7月30日起暫停交易。市場猜測,鴻海與東元今(30)日股票暫停交易應與合作案或併購案有關,東元在2021年時宣佈加入MIH聯盟,共同推動臺灣電動車發展,兩者或將於電動車領域有更深化的合作。

【5】對衝基金大賣TMT 半導體賣最多

在美股標普500指數迭創新高之際,對衝基金上週加速從科技股(這類股票估值偏高)撤離,賣壓遠超過其他產業類別。其中,以半導體及其設備、軟體、資訊科技服務與媒體類股減持最爲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