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彈!晶片關稅恐飆300% 外媒點名「2臺廠」危險了
外媒點名聯電、世界先進,恐遭川普晶片關稅重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在短短10天內,喊話將對半導體加徵關稅稅率,從原先的100%一口氣拉高至300%。外媒分析,雖然川普強調只要企業承諾赴美設廠即可獲得豁免,但對缺乏資金與遊說能力的中小型業者而言,恐怕將造成沉重打擊,包括臺灣的聯電、世界先進等晶圓廠都可能首當其衝。
據《金融時報》指出,美國政府啓動的「第232條款」調查,範圍涵蓋極廣,除了半導體晶片本身,還包括製造所需的設備、材料,甚至各種含有晶片的終端產品。這意味着整條供應鏈都可能受到衝擊。
部分大廠則有機會倖免。蘋果已承諾將在美國投資金額提高至6000億美元,確定能獲得關稅豁免;臺積電與三星因分別在亞利桑那州與德州建廠,也屬於受保護名單。但對其他企業而言,若無法具體證明自身與供應鏈在美國有「足夠且實質」的投資,就難以爭取免稅待遇。
瑞銀亞太區科技研究主管高杜瓦(Nicolas Gaudois)直言,從筆電到智慧型手機的裝置供應商,都必須證明自身及供應鏈在美國投資一定規模,「但那些無法證明的公司要如何生存?」
一家爲蘋果供貨的日本晶片製造商高層也坦言,真正的挑戰在於龐大的供應鏈,「數百家零組件供應商根本沒有能力赴美建廠」。
伯恩斯坦分析師則警告,除臺積電之外的晶片製造商將面臨更嚴峻處境。舉例來說,美光位於臺灣、新加坡等地的晶圓廠,或臺灣中小型業者聯電、世界先進,若無法透過雙邊談判爭取較低稅率,恐將直接面臨100%的高額關稅,削弱競爭力。
目前,美國正與南韓、歐盟、臺灣及日本等主要半導體供應國進行協商,盡力降低供應鏈中斷的風險。歐盟方面已確定依照雙邊協議適用15%稅率,南韓也傳出可能獲得類似安排。
業界人士也對川普晶片關稅究竟如何計算充滿疑慮,關鍵在於是依進口到美國的設備總成本,還是僅針對晶片在海外製造部分的銷售額課稅。若連材料與製造設備也被納入課稅範圍,將大幅推升在美建廠成本,反而可能阻礙川普原本希望推動半導體制造迴流美國的目標。
臺灣政府在今年5月的意見書中提醒,若設備與零組件成本顯著增加,將直接影響廠商赴美投資意願。
川普本月6日在白宮曾公開表示,考慮對半導體加徵100%關稅,但僅隔不到10天,他在15日又拋出新一輪震撼彈,強調關稅稅率可能提高至200%甚至300%,最快兩週內就會公佈。這種反覆無常的政策變動,讓全球半導體產業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