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半導體列15%關稅清單 川普點名臺灣:赴美設廠躲晶片稅

▲美國總統川普搭乘空軍一號出訪英國蘇格蘭。(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佈美國與歐盟談妥一項全新框架型貿易協議,將對歐盟進口商品全面課徵15%關稅,範圍涵蓋半導體等多項產品。川普更在談及協議時,特別點名臺灣,並大讚歐洲「閃得漂亮」,成功避開即將啓動的晶片稅。

根據《路透社》報導,川普在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後表示,「許多公司準備在美國建立半導體制造基地,其中包括來自臺灣和其他地方的企業,就是爲了避開我們的新關稅。」

他強調,這次協議對雙方都是重要進展,尤其歐洲方面成功在談判中爭取到不受晶片關稅衝擊,「處理得比以往好得多。」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則補充,4月啓動的半導體進口國安調查,將在兩週內公佈結果。盧特尼克指出,正因爲這項調查可能導致更多關稅,才促使歐盟急於談判,盼能一次解決各種貿易爭端。

根據白宮說法,這項貿易協議內容還涵蓋汽車,原本汽車面臨單獨課徵25%關稅,如今也納入新的15%稅率範圍。

川普政府今年初上任後,已多次啓動《1962年貿易擴展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第232條調查,除了半導體,也針對藥品、銅、木材等進口項目進行審查,讓全球供應鏈高度關注。

分析指出,美國長期仰賴臺灣進口晶片,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內曾試圖透過《晶片法案》(Chips Act)補助吸引晶片大廠赴美生產,如今川普則進一步以關稅作爲籌碼,加速企業將產能移回美國。

►臺灣緊盯! 美商務部長:2周內公佈「半導體232調查報告」 ►美歐15%關稅條件曝光! 馮德萊恩:已是最佳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