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100%關稅震撼》關稅還未平 中美科技戰又起

圖爲美國總統川普(中)。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6日宣佈,對所有輸美的半導體與晶片產品課徵100%關稅,但若已在美國設廠或正投資設廠的企業可以豁免。業界普遍認爲,此舉是對中國半導體業的精準打擊,並進一步加劇中美科技戰。

中國對科技戰的突圍。

儘管目前關稅政策僅涵蓋晶片本身,但外界關注,未來是否會擴及含有中國晶片的終端產品,例如無人機、電動車與通訊產品。若納入關稅範圍,形同對中國科技產品的全面封鎖。

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科技出口管制早已展開,尤其在無人機領域。中國無人機龍頭DJI(大疆創新)遭美國國防部與國會質疑有資安風險,並多次被列入美方採購禁令。美國更推動立法,限制聯邦機構採購中國製無人機,強調防止數據流向中國政府。

在美方的壓力下,中國無人機產業加速推動自主創新,強化國產飛控系統與感測元件研發,並將市場重心轉向國內與新興市場,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維持全球競爭力。

電動車方面,美方針對中國製電動車課徵100%關稅,電池則課徵25%。此外,「通膨削減法」(IRA)規定美國市場優先採用本土供應鏈,進一步擡高中國產品的進入門檻。美國並透過對電池、稀土磁材等關鍵材料的管制,加速全球供應鏈「去中化」。

中國電動車業者爲了維持領先地位,積極強化核心技術,聚焦電池創新、智慧駕駛系統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並積極拓展歐亞、中東、拉美等海外市場,減少對美出口風險。中國政府也引導產業升級,朝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電信領域方面,美國發起「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倡議,拉攏盟國排除中國廠商參與5G建設,並將華爲、中興等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出口先進晶片與技術。這一連串措施嚴重衝擊華爲的通訊設備與智慧手機業務。

面對全面封鎖,中國持續加碼半導體投資,支持中芯國際、華爲等本土企業發展自主晶片技術。中國並大力推動成熟製程與國產設備佈局,試圖在美國封鎖下突圍,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