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看日本15%關稅 臺廠老闆慌了:1產業恐被日廠完全打趴

美日最新關稅協議拍板,日本輸美商品對等關稅降至15%。(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24)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日本對等關稅從25%降至15%,身處關稅海嘯第一排的臺灣機械及工具機業影響最大,尤其高階市場恐全被日本廠商鯨吞。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23日指出,相較於臺灣,日本本來就具有匯率上的優勢,如果對等關稅稅率出現高於日本的情況,臺灣工具機業會被日廠完全打趴。

【1】工具機業 憂日廠鯨吞高階市場

多位機械業高層指出,美國日前宣佈對日本、韓國課徵對等關稅25%,日本及韓國均與美國簽署FTA,可享零關稅優惠,反觀臺灣機械及工具機業外銷美國關稅稅率從2%多至5%不等,縱使美國給予臺灣25%對等關稅,但原本進口關稅,再加上對等關稅,臺灣機械及工具機外銷美國合計關稅稅率仍達27%~30%,輸給日韓兩主要競爭對手國。

【2】川普大降3國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宣佈,已與日本、菲律賓及印尼達成貿易協議。其中對日本稅率從先前威脅的25%降至15%(汽車關稅也降至15%),日本承諾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並開放汽車與農產品等市場。美國對印尼稅率從32%降至19%,對菲律賓從20%降至19%。

【3】美日關稅協議拍板 半導體業赴美設廠終於可以安心「稅」了

美日最新關稅協議拍板,日本輸美商品對等關稅降至15%,並在半導體、藥品等關鍵領域取得美方從優待遇承諾,減緩半導體業赴美設廠的關稅壓力。相較先前25%稅率,負擔大幅降低。

【4】前白宮顧問給臺灣的建議…關稅談判 美行政命令藏眉角

臺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時刻,曾任川普1.0白宮法律顧問、衆達美國總部政府法規資深合夥人Donald McGahn 23日表示,他以政府調查、監督與憲政事務的經驗,建議臺灣要自保,應多注意美國政府行政命令前後的步驟,實際閱讀行政命令,「就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不會淪入關稅談判的慌張。

【5】石破茂去留未卜 日圓震盪

敗選後面臨逼宮壓力的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與自民黨三巨頭麻生太郎、菅義偉及岸田文雄等前首相會面,會後鄭重否認他準備8月請辭的報導。當天日圓震盪劇烈,美日達成貿易協議帶起的漲勢,受石破茂辭職傳聞影響轉跌,但日相重申留任後,日圓又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