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稅是15%?外媒:川普已給「最佳稅率」無具體數字
賴清德恐怕無法再一味依賴美國支持。(圖/美聯社)
臺灣總統賴清德在過去一週接連遭遇多起高調政治挫敗,對其國內外聲望造成衝擊,隨着美國關稅最後期限逼近,外媒指出,情勢恐更將嚴峻。
《彭博社》與其他外媒報導,上週六,一場針對在野黨立委的史無前例罷免案以壓倒性失敗告終,重挫賴清德推動國內議程的能力。緊接着,又傳出川普政府官員以恐損及與中國的貿易談判爲由,拒絕了賴下月過境美國的請求。
雪上加霜的是,臺灣官員仍在與時間賽跑,試圖在本週五前避免美國對臺徵收高達32%的關稅。若無法爭取到與日本等鄰國相當的關稅待遇,將進一步削弱臺美關係。
據一位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川普團隊僅向臺灣提出所謂「最佳稅率」方案,未明確說明具體數字。臺方官員推測這約略等同日本所獲得的15%稅率。該人士補充,美方也要求臺灣提供更多投資回饋,日本方面則已提出55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作爲交換。
賴清德在未來四年任期中面臨艱難挑戰。民進黨執政近十年,若要推動進一步提升國防預算,在北京軍事威脅升高情況下,國會恐不易通過。與此同時,川普正積極尋求與北京達成協議,外界開始質疑他是否會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損及臺灣利益的協議。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表示:「賴清德目前面對的最大挑戰,是美中貿易談判的走向,以及川普政府是否會向北京做出讓步,犧牲臺灣的利益。這將對賴政府帶來更大的壓力與挑戰。」
國民黨國際事務部主任黃介正表示,接下來賴清德恐怕無法再一味依賴美國支持,因爲在川普與習近平釐清彼此分歧之前,白宮不太可能會有明確的臺灣政策,他認爲,美中當前的優先事項是如何建立戰略競爭的框架,臺灣並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國中心的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Wen-ti Sung)指出,隨着罷免案所催生的新權力中心浮現,賴清德在黨內凝聚共識的難度將會加劇,而這隻會讓賴清德與最重要盟友的關係更加棘手,「華盛頓可能再次把臺灣擺到次要位置,並將臺灣視爲服務美國對中政策目標的談判籌碼,」若屬實,那將是一個危險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