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和臺灣有關?外媒:臺海戰爭代價 遠高於重塑秩序
科技媒體稱,若中國武力犯臺,衝擊將遠超川普關稅動盪,將會是災難級事件。(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川普揮舞關稅大棒,試圖重塑全球經濟格局,讓全球供應鏈遠離中國製造。而臺灣及臺積電(TSMC),正是當前環環相扣的全球供應鏈核心,科技圈享譽盛名的《Stratechery》科技電子報作者湯普森週一(7日)以「川普關稅全和臺灣有關」(Trump tariffs are all about Taiwan),若中國大陸攻臺,帶來的衝擊會遠超上週市場因關稅動盪,將會是災難級事件。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湯普森在最新一期的《Stratechery》專欄指出,臺海衝突不僅是軍事對抗,更將徹底撕裂支撐現代經濟運作的全球體系,牽動從iPhone到全球通膨預測的方方面面。
他認爲,中國大陸或許能在軍事上取得優勢,但重點不在於誰控制檯北,而是全球最關鍵的供應鏈一旦中斷,後果難以想像。
臺灣不僅是座小島,更是全球最先進晶片製造商臺積電的所在地。若失去臺積電,全球科技生態系將全面崩潰,日常生活的數位基礎設施也將跟着瓦解。由於局勢如此關鍵,甚至有一種在國際安全圈私下討論的理論認爲,臺灣或許會考慮在遭侵略時摧毀自家晶圓廠,以此嚇阻中國大陸攻擊。
湯普森指出,不論戰爭最後由誰勝出,經濟上的結局都將如出一轍:中國大陸這個「世界工廠」將被隔絕於全球經濟體系之外,臺灣的晶片供應消失,全球貿易停滯不前,通膨飆升,市場崩盤。
上週川普宣佈新一輪關稅引發的市場動盪,這些衝擊與臺海戰爭相比都將相形見絀。湯普森認爲:「臺海戰爭,會讓這些震撼都黯然失色。」
沒有人能預測中國大陸什麼時候會武力犯臺。湯普森認爲,戰爭不只是摧毀舊有體系的手段,可能也是重建新秩序的唯一方式。二戰後透過佈列頓森林體系建立的經濟秩序,加上中國大陸加入全球市場帶來的高速增長,如今已顯現疲態。
美國爲了廉價商品與經濟成長犧牲製造能力,導致製造業空洞化、供應鏈過度延伸,美國內陸地區的經濟韌性也遭到削弱,這也正是副總統範斯(JD Vance)反全球化訴求能引起強烈共鳴的原因。
湯普森認爲,雖然川普的關稅政策笨拙且代價高昂,但或許仍優於等着戰爭來迫使變革,當前體制若要改革,必須承擔痛苦的取捨,而美國似乎無意主動面對,除非迫不得已。
最終問題仍回到臺灣,還有臺海戰爭是否近了?湯普森提出,較爲穩妥的做法是讓中國大陸更深地融入全球經濟網絡,期望共享繁榮能延緩甚至避免衝突。
不過,這場賭局一旦失敗,損失的不僅僅是 GDP,還包括數十年的穩定局面、垮掉的產業,以及用戰火而非和平重塑的全球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