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探搜-川普重塑國際秩序 美元微笑曲線下移

在供給面經濟學主導政策的環境下,美國未償還債務的總額上升很可能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償債能力一併影響美元的信心。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元指數1970-2025年走勢

美元微笑曲線向下挪移

2024年11月川普大選獲勝後美元指數2025年1月13日升至110.18。匯市主流認爲完全執政的共和黨將推動減稅及擴大財政計劃來進一步刺激經濟。然而,川普百日政策焦點卻轉向驅逐非法移民、解決貿易赤字及政府瘦身。4月2日解放日美國宣佈全面性關稅疊加對等關稅,金融市場大幅下跌,美元此時卻未成爲資產避風港,美元指數一路降至4月21日之97.92,從今年高檔跌幅達-11.12%。

■川普政策不確定性壓抑美元走勢

1970年美國放棄金本位制度讓美元成爲信用貨幣,其價值建立在綜合實力,包含經濟、穩定政治、穩定法制、軍事實力、政府履約能力。美國放棄金本位後順利建立石油美元體系,也同時掌握營運全球金融訊息網路主導權,確保美元成爲儲備與結算貨幣。美國政府從1971年史密鬆寧協定重新制定金價到1985年廣場協議均能有效撼動美元走貶。

如今川普再次動用貿易戰來試圖改善貿易逆差,並將其視爲談判工具,政策不確定性大幅提升。美國經濟實力及影響力仍居上風,消費佔全球GDP18.3%,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達57.3%,因此美國政府有能力動用政策進而達到川普低利率弱美元的訴求。

■供給面改革恐導致債務風險影響美元信心

川普政策主打美國自身利益爲中心的供給面改革。政策方針主要降低監管障礙、減稅、簡化行政、貿易保護、基礎建設、降低移民勞力。從過去雷根及布希時代供給面改革試圖減稅刺激成長來削減債務,但債務反而大幅增加。因此,川普極力降低開支,美國退出巴黎協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同時成立政府效率部,縮減政府支出來改善赤字。

另一方面,美國公債利息支出預計持續突破1兆美元。因此川普公開表態要求聯準會降息,寬鬆政策能夠降低美債利息,同時能夠支持美國經濟加速擴張,增加稅收並且改善債務。然而,在供給面經濟學主導政策的環境下,美國未償還債務的總額上升很可能是無法避免的結果,償債能力一併影響美元的信心。

■預期美元趨勢 反彈後偏弱格局

美元塑造的國際金融秩序因中國崛起而受挑戰。美國政治信用下降、美國債務赤字惡化、去美元化趨勢帶動資金流動結構改變,整體結構變化帶動美元微笑曲線向下挪移。

長期而言,2026年聯準會主席人選勢必傾向鴿派來達成低利率的訴求。川普所實施的供給面改革計劃難以控制債務水準,因此財政及貨幣政策均不利美元長期表現。短期而言,觀察疫情過後美國基準利率在0%~0.25%時,美元指數在90仍獲支撐。反觀今年降息後仍高達3.5%。

因此,在數據優於預期以及利率仍維持在相對中性水準的環境下,預計美元指數回到100以上。在90天關稅暫停期內貿易戰如不再惡化,加上美國經濟數據隨企業提前回補庫存而優於預期,美元有可能在短期反彈,因此預期美元趨勢呈現第二季反彈後區間偏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