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擊國際秩序 美成最大自變數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0日舉行「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探討川普就任後的政策及影響。(範揚光攝)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百日,由於強勢要求臺積電赴美投資帶來「疑美論」,擔心因美國利益出賣臺灣給中共。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4月30日表示,臺灣在地緣戰略、經濟等面向對美國仍具備價值。但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則認爲,川普團隊給國際秩序帶來重擊,讓美國成爲百年未有最大自變數。
臺灣之於美國價值,出席「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的馬振坤錶示,川普先前態度很明顯,必須要自己先積極,美國纔有軍事力量協助的價值。但即便如此,單從地緣戰略與經濟角度來看,臺灣對美國仍深具價值。
馬振坤錶示,臺灣位於第一島鏈正中央,地緣戰略價值從1949年以來就對美至關重大,如果中共取得臺灣成爲真正的太平洋沿海國家,將完全改變中美競爭格局;經濟價值自然是臺灣半導體等高科技業供應鏈與技術優勢。
馬振坤坦言,在政治面的民主同盟價值方面,川普上臺後比較沒看重,認爲賴清德總統宣佈半導體等先進供應鏈加大赴美投資,雖帶來產能轉移,但也提及建立「非紅供應鏈」。他說不論政治,只從安全與創造臺灣對美價值來看、這樣是對的,把經濟與民主同盟巧妙串聯在一起。
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則認爲川普判斷錯誤,即便把臺積電等高科技業帶去美國,也不見得能創造藍領就業,這是目前川普很難交代的一塊。加上很多川普支持者是農民卻面臨中美關稅戰,才發現沒有被解決切身問題,同時美國消費者搶購引來4月通膨疑慮,都會讓川普對民調數字的緊張。
張登及也分析,川普主義下包含要恢復美國第一、抑制大陸成長;而北京對美政策,就是「以打促談、鼓勵避險」,達到穩預期,緩和各國參加反華關稅同盟力道,以及進行元首外交與加固中俄關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