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電子產品、晶片課稅!臺灣恐又中箭 涉外人士吐殘忍真話

美國政府將對半導體與電子產品課稅,臺廠恐又淪重災區。(圖/報系資料照)

小編今天(14)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美國川普政府有意針對電子產品與半導體另外課稅,我涉外經貿人士均認爲不宜過度樂觀,否則臺灣爲何持續與美國談判,屆時臺灣恐怕仍是主要重災區。

【1】不宜太樂觀 半導體月內恐課稅

最新消息指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13日接受美國ABC電視臺節目訪問時表示,美國海關11日公告豁免的智慧型手機、電腦和一些其他電子產品,只是暫時豁免,將單獨徵收,而半導體也可能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徵收關稅。外媒報導,他近日已致電部分電腦業執行長,接下來的半導體課稅行動將包括消費性產品在內。

【2】關稅人道走廊+臺積法說 蘋概領軍攻20,000點

上週臺股重挫後止跌反彈收高19,528點,關稅動向與臺積電法說爲本週兩大焦點,法人表示,川普宣佈關稅豁免項目對臺股爲大利多,加上臺積電法說有望釋出正向看法的加持下,臺股將吞「定心丸」,蘋概股有望領軍加權指數站回20,000點大關,並向上挑戰21,000點,力拚回補2日對等關稅的跳空缺口,而上週三的低檔17,306點將成第二季低點。

【3】臺廠避險據點 巴西潛力大

川普反覆的關稅政策仍使全球消費性電子迎來劇烈震盪,尤其是蘋果供應鏈體系更被迫加速重整全球產能。業界推測,若川普之後改變心意,取消豁免或三個月後維持對等關稅,已有製造基礎,且關稅爲10%的巴西或將成爲印度之外,臺灣代工廠下一波替代基地。

【4】即使加關稅 在臺生產晶片仍划算

根據科技網站Wccftech分析報導,川普最新關稅舉措將推升晶片設備採購成本,導致美國晶片製造成本比臺灣高出約32%。換言之,川普關稅措施將打擊晶片製造商在美國投資擴張的意願。即便近期關稅上路,留在臺灣生產依然是更好選擇。

【5】臺積法說前 驚現降目標價潮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法說會在即,恰逢美國總統川普對多國給予90天對等關稅暫停實施空檔,外資目光總算可以先轉回基本面,然本次法說會前多家研究機構率先下修目標價,爲歷史上首見。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認爲,隨市場預期偏低,建議旗下客戶法說會前買進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