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 川普擬依晶片數課稅

川普政府正考慮根據進口電子設備內含的晶片數量徵收關稅。(路透)

路透26日引述3名知情人士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根據進口電子設備內含的晶片數量徵收關稅。若付諸實施,從筆記型電腦到電動牙刷等廣泛的消費產品,皆避免不了被課關稅,可能會推高美國通膨。

根據計劃,美國商務部將徵收相當於產品晶片估值一定比例的關稅。一位路透諮詢的消息人士表示,商務部正考慮對進口設備中晶片相關部分課徵25%的稅率,對來自日本和歐盟的電子產品則課以15%的稅率。日前美國已公佈與日、歐簽署的貿易協議條款,除實施15%對等關稅外,日、歐一些關鍵產業的稅率也是15%。

消息人士補充說,商務部還考慮過一項依據在美國製造業投資額度的1:1豁免,前提是業者將一半生產轉移至美國,但尚不清楚將如何運作或是否會付諸實行。《華爾街日報》此前已報導過這項豁免,若長期不能保持這種1:1的比例,有關企業將面臨關稅處罰。

這一模式可能對蘋果、戴爾等大型科技公司構成挑戰,因爲它們從全球進口大量含有不同晶片的產品。若新措施實施,這些企業可能需要追蹤所有晶片來源,並與晶片製造商合作,以確保進口量與美國生產量相匹配。

今年4月,川普政府宣佈對半導體進口展開調查,計劃徵收關稅,理由是這些產品過度依賴外國生產,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川普曾在8月表示,美國將對半導體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但會豁免那些已在美國生產或承諾將在美國生產的企業,包括蘋果公司的產品。

去年全球晶片銷售總額達6305億美元,而晶片直接銷美僅佔其中一小部分,約爲450億美元。因此,《華爾街日報》7月曾報導,川普政府可能還會對電子產品中的非美國晶片下手,這是一個大得多的目標。僅去年一年,美國進口手機的價值就約爲1140億美元,據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估計,其中約60%來自手機內部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