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統籌 協同共治 多元解紛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讓矛盾在“家門口”化解

作者|孫英哲

責編|薛應軍

正文共1493個字,預計閱讀需4分鐘▼

近年來,山東省萊西市夏格莊鎮隨着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矛盾糾紛呈現出數量增多、類型複雜、調處難度加大的態勢。對此,夏格莊鎮以綜治中心爲陣地,深入探索“三所聯調”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並在此基礎上創新形成“三一聯動”和“政法聯席”等機制,加快構建鎮級“123大綜治”新格局,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三所聯調”,村級矛盾就地化解

今年5月,夏格莊鎮東雙山村村民張某和鄰居王某因挖排水溝問題產生糾紛,發生肢體衝突,並選擇報警。派出所出警調解無果後將該糾紛移交至鎮綜治中心。綜治中心隨即聯合司法所、律師事務所派員進行調解,經多次溝通,矛盾雙方現場簽訂調解協議書,最終達成和解。

這是夏格莊鎮積極構建矛盾糾紛調解“15分鐘應急響應圈”,以鎮綜治中心爲依託,深入踐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合力化解矛盾糾紛的“三所聯調”機制化解矛盾糾紛的案例之一。

近年來,夏格莊鎮積極構建公安派出所依託社區警務網格第一時間掌握矛盾糾紛線索並進行初步處置、司法所與律師事務所爲糾紛調處提供專業法律支撐機制,形成了“警情研判—協同處置—擬定協議—達成和解”高效處置模式。該機制運行以來,已成功化解土地承包、鄰里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矛盾糾紛12起,化解率達100%。

“三所+N”,複雜糾紛精準破局

2025年3月,夏格莊鎮熱線辦向鎮綜治中心推送熱線預警,夏五村村民孫某的孩子在村內小廣場玩耍時,因健身器材連接部件鬆動導致其摔落,造成左手手指骨折。收到該預警後,鎮綜治中心迅速組織司法所、村(居)法律顧問、派出所民警、鎮熱線辦及夏五村“五老”調解員商討糾紛化解事宜。經過分析研判,大家認爲,孩子摔傷確由體育設施鬆動導致,且該設施已過保修期,其實際管護單位應爲夏五村村委會,故其應承擔一定賠償責任。第三天,鎮綜治中心牽頭組織“三所”相關工作人員等與孫某就賠償事宜進行協商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實現案結事了。

近年來,夏格莊鎮在“三所聯調”基礎上,將政府幹部、人民調解員、網格員、村幹部等資源納入聯動體系,形成了“預警—研判—聯動—化解—回訪”的“三所+N”閉環聯動機制,實現矛盾糾紛的提前介入、快速化解、事心雙解。2025年以來,夏格莊鎮熱線辦累計推送矛盾糾紛預警36件。其中,合理訴求27件,已通過“三所+N”聯動機制化解20件。

“政法聯席”,複雜矛盾系統攻堅

夏格莊鎮某村莊自1999年土地延包政策實施後,村民因土地分配問題導致人地矛盾突出、幹羣關係緊張。爲了維護村莊的和諧穩定發展,夏格莊鎮按照“黨委統籌、部門聯動、村級落實”原則,以政法聯席會議形式,召集鎮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綜治中心等政法部門,在反覆研判歷史方案基礎上,依據土地承包法制定“三步走”分配方案:優先保留5%集體機動地,按原始人口基數分配既有土地,預留部分土地作新生人口分配用。在村民代表大會上,派出所民警負責維護會場秩序,法官現場解讀法律條款,打消羣衆疑慮。該村在鎮政府監督下有條不紊地組織村民進行表決,最終土地分配方案經集體表決通過。該歷史積案成功化解。

爲發揮政法系統各單位資源優勢,加強各單位之間信息交流、資源共享、聯合處置能力,夏格莊鎮對“三所聯調”制度進行豐富和完善,激發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的法治前沿作用,形成集定期會商、分析研判、風險評估、司法救助等功能於一體的《政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有效打通了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最後一公里”。2025年以來,全鎮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6.8%,重複警情同比下降11.2%,四級登記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8%,真正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