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與關稅衝擊車市 保時捷策略性重整「看好2026發展」

▲保時捷。(圖/翻攝自Porsche)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面對充滿挑戰的全球環境,保時捷在2025年下半年堅決推動其策略性重整。在2025年上半年,保時捷集團銷售收入達181.6億歐元,去年同期爲194.6億歐元。集團營業利潤爲10.1億歐元,去年同期爲30.6億歐元。集團銷售回報率爲5.5%,去年同期爲15.7%。

繼歐盟委員會與美國政府達成進口關稅協議後,保時捷針對2025年的展望做了調整。這項調整考量新關稅的預期影響,以及自六月以來已生效但未納入先前預測的關稅影響。更新後的預測現已包含從8月1日起生效的15%預期進口關稅,以及潛在的應對措施,例如價格調整。這些措施旨在減輕財務衝擊。

保時捷持續預期集團銷售收入將維持在370億至380億歐元之間,與先前的預測一致。在區間的低端,保時捷預計集團銷售回報率爲5%,汽車業務淨現金流利潤率爲3%。在區間的高端,預計集團銷售回報率爲7%,汽車業務淨現金流利潤率爲5%。此區間高端仍與四月底的原有預測一致。該展望已包含與策略性重整相關的預期特別費用,總額約爲13億歐元。

保時捷股份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Oliver Blume表示:「我們持續在全球面臨嚴峻挑戰。這並非一場會消逝的風暴。世界正在發生劇烈變化,尤其與幾年前的預期大相徑庭。當時的一些策略性決策,如今看來有了不同的意義。正因如此,我們正在從根本上對保時捷進行全面改革擴展。我們煥然一新的產品陣容仍深受到客戶喜愛。我們預期從2026年起,將會再次看到正向的經濟動能。」

Blume指出,有三大因素特別影響了保時捷當前的局勢:「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需求急劇下降。在美國,進口關稅也對我們的業務造成巨大壓力。展望未來,美元的走勢也可能產生影響。此外,向電動化轉型的進程整體比預期來得緩慢,這對供應商網絡造成了影響。」鑑於這些情況,保時捷管理層正堅定地推動大規模的重新調整和重新校準公司策略。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重整的特別費用約爲2億歐元,而電池相關業務則約爲5億歐元。由於保時捷客戶受價格保護政策保障,美國的進口關稅額外帶來4億歐元的成本負擔。

保時捷股份公司財務與IT執行董事Dr. Jochen Breckner表示:「我們策略性重整的目標是強化我們的盈利能力與韌性。」正如先前所宣佈,保時捷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始與員工代表協商第二輪措施。Breckner表示:「爲了讓保時捷能夠迎接未來,我們將討論深遠的對策,這些措施預期將在未來幾年對收益和現金流產生正面影響。」

在今年上半年,保時捷向全球客戶交付146,391部車輛。其中36.1%爲電氣化車型。這包含23.5%的純電動車和12.6%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歐洲,電氣化車輛的佔比約爲57%,超過IPO時設定的目標。最暢銷的車型是Macan,全球交付量達45,137部。保時捷在北美以及海外與新興市場創下了新的交付紀錄。

Breckner表示:「我們將繼續與各銷售市場緊密協調,遵循『價值重於銷量』的策略來管理供需。這一切的基礎在於我們極具吸引力的產品陣容和強大的品牌實力。我們也看到客製化產品所帶來的正向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