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論壇》年輕人正在面臨「臺灣忠誠測驗」(陳復)
臺灣很盛行這種說法:我們應該要有地球村的觀念,大家都是一家人。但,這背後的潛臺詞是說:面對國際,我們只有跟美國人是一家人。(圖/本報系資料照)
我在網路聽見在美華人暢談這種經驗:生活在美國,華人只要成年後到各大機構求職,都很自然要經歷人生的「忠誠測驗」。當某間大公司有80%的白人,只有20%的其他族裔,儘管比例不高,但常都是精挑細選,屬於菁英中的菁英,其中大多數是華人或印度人,但管理階層全都是白人。如果你是個職場新鮮人,面對這間公司中白人的主管或同事,剛開始都會受到他們熱情招待,跟你說些「八卦」,然後他們會看你有沒有反應,如果你只是笑着聽,他們就會加大忠誠測驗的能量,從中確認你是不是可被「吸收成爲自己人」的對象。
譬如說,中國食物製作成這樣真噁心,或者印度同事講的英文都聽不懂,甚至哪位黑人有體味很臭,如果你沒有任何反應,他們就會加大說些壞話,其目的就是觀察你會不會拋棄自己的族裔,跟其「統一戰線來捍衛政治正確」,其實就是鞏固白人統治階層的既得利益。剛開始,你或許覺得人家願意把你當成自己人,這是「難得的殊榮」,你就跟着一同罵中國人如何沒有水準,你卻始終不知道:這人在人前同樣會說你是個「亞洲落後國家來的土人」。如果你不想跟着談這個話題,這人就會顧左右而言他,但往後的聚會或節慶,就不會再有你的事情了。
如果你對此很不滿,想反抗有人對你做「忠誠測驗」,或者你還鬧到白人主管那裡去,主管多半隻會聳聳肩說要你們回去不要再談這種話題,但你只要多說兩次,讓主管覺得你怎麼老是在搞事,你就會開始被刁難,逮到機會就把你開除。這就白人維繫其優勢統治的辦法。如果想破解這種「忠誠測驗」,除離開組織否則別無辦法,因爲如果想花時間訴諸法律,其實你會覺得花不起這種時間成本。這是美國企業很常見的現象,正就是川普現在拿來對付世界各國的手法,尤其是拿來對付大陸,只要大陸意圖反抗,他就會想盡各種辦法來「開除」大陸。
中美貿易戰爭的本質,就是源自於這種種族歧視。臺灣跟着美國翩然起舞,甚至更動情去攻擊大陸,只想獲得白人領導階層的讚賞,使得自己不被邊緣化,殊不知自己在川普總統眼裡只是微不足道的「筆尖」,大陸纔是其心中無法漠視的整張書桌。臺灣很盛行這種說法:我們不要有民族主義或種族主義,應該要有地球村的觀念,大家都是一家人。但,這背後的潛臺詞是說:面對國際,我們只有跟美國人是一家人,但美國領導階層都是白人,因此我們要放棄自己的族裔,犧牲自己的尊嚴來共同「對抗中國」,纔有機會參與到美國這間「大公司」。
在臺灣島內,解嚴後,具有朱熹理學意義的古典閩南文化已受到嚴重摧毀,「臺灣獨立」的主張者因需要有理論支撐,變相發展出「戀殖閩南文化」,這種文化囊括並打着「臺灣文化」的美名,訴諸社會大衆只要認同「戀殖閩南文化」就是臺灣人,反對「戀殖閩南文化」就是中國人,這種「二元對立」的思考慣性其實正來自西洋文化的哲學思維,更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white supremacy)支持者常見的思維型態,因此,臺灣人只有認同「戀殖閩南文化」,才能接上殖民宗主國的思路,該殖民宗主國過去是日本,現在則是美國。
我們不得不指出:「戀殖閩南文化」不只是對島內漢人精神的嚴重異化,更將原住民的族羣文化當作自己操縱的工具,藉由籠絡與包裝,來呈現「臺灣文化的多元性」。其具體作法莫過於正依據課綱編纂的課本,加強洗腦,訴諸青年學子明清時期的漢人「如何欺負原住民」,「真相」則是因「有唐山公,無唐山媽」,平埔族已大量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我們其實是「南島語族」,這種「南島語族理論」對內可幫忙型塑出嶄新的「臺灣民族」,對外則有利向宗主國表態,表明我們完全不是「中國人」,如此更能坦然跟美國並肩作戰來「對抗中國」。
這種主流意識型態已經藉由教育蔓延於臺灣社會各角落,年輕人如果不認同,就會開始要接受「臺灣忠誠測驗」的拷問,尤其要面臨被「戀殖閩南文化」的統治階層排擠的處境,不只會被同儕另眼相待,更會面臨各種網路霸凌與實體霸凌。然而,年輕人更需要意識到:按照這種主流意識型態的發展,配合宗主國的需求來「對抗中國」,最終不免「終須一戰」,如此才能符合美國利益,讓海峽兩岸兩敗俱傷,經濟受到重大破壞,更讓臺灣遍地焦土,人民生死流離於家鄉,請問這種意識型態的確能「讓美國再度偉大」,但這符合「臺灣人的利益」嗎?
我們要認清「戀殖閩南文化」這種意識型態帶來的禍害,正使得中華民國人大幅度轉移自己的國家認同,解嚴後已轉向認同日本社會的價值(包括情色文化),現在則更加大認同美國社會的價值(包括利益導向),這使得臺灣社會完全變成極其膚淺而速食的戀殖社會,大家懷着炒短線圖苟活的心態,不再深思,從政客到庶民,無不只聽命宗主國的號令行事,講話則完全不顧理則該有的脈絡,只會在生活中與網路上胡言亂語,相當數量的人呈現某種焦慮的精神病徵,這種俯拾即是的社會現象,不就是經歷「臺灣文革」,中華文化徹底衰落的體現?
年輕人需要有對這種「臺灣忠誠測驗」說不的膽識,你的家庭生活中有什麼族羣帶給你的滋養,這背後來自你的文化集體潛意識,你應該繼往開來承認這個事實,而不是隱藏自己的出身來獲得主流意識型態的認同。當你誤認跟着「戀殖閩南文化」的主流意識型態來攻擊客家人與外省人,或者羞辱古典閩南文化(在不知究竟中就直接說其陳舊與迂腐),甚至表面跟着原住民載歌載舞,其實根本不關注原民文化的知識體系與經驗傳承,其實或許會片刻獲得統治階層的認同,但你同時要知道:趨附權貴最終只會讓自己變成毫無尊嚴的精神奴隸。
我從來不反對古典閩南文化,甚至這就是我研究的課題,因朱子詮釋的理學對閩南文化帶來的影響,使得古典閩南文化有極其深厚的底蘊,其直探中華文化的本原,這曾經是臺灣社會豐富的精神泉源。但,我嚴正反對名不正言不順的「戀殖閩南文化」,這是包藏禍心來傷害臺灣人的異文化,根本就是在效忠帝國主義,使得我們全體都變成精神的奴隸,當臺灣人普遍接受其催眠,自我異化到這種程度,接着就是臺灣與大陸都要面臨戰爭帶來的重大災難,這種損己害人的愚昧行徑,的確已違背中華文化的自性主軸,智者不取,年輕人對此更不可不慎!(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