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資產管理論壇》政治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王儷玲:稅負優惠+商品多元 加速引資

工商時報舉辦《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政治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王儷玲進行座談。圖/顏謙隆

金管會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設定「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的政策藍圖,其中打頭陣的高雄示範專區自7月起正式啓動,所展現的成效備受外界關注。政治大學金融科技中心主任王儷玲表示,在行政院與高雄市政府的推動下,短短兩年內,已感受到明顯政策成果與產業回饋,預期四年有變的目標,可望提前達成,併成爲臺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新動能。

王儷玲觀察,亞資中心後續的推動,主要有兩大關鍵,分別是:稅制改革與商品多元性。以高資產客戶與家族辦公室爲例,吸引力來自稅負制度與投資商品兩大誘因。稅制方面,可以借鏡新加坡的VCC制度,透過適度稅負優惠的提供,也吸引境外資金迴流,並爭取國際資產落地。

至於商品多元性方面,王儷玲強調,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一大特色應可以從「另類投資」出發,涵蓋私募股權基金、不動產REITs等多元化的商品,可滿足高資產客戶、家族辦公室、法人與自然人的各種不同的需求。高雄示範專區的彈性與創新機制,亦有助快速提升臺灣在亞太地區的競爭力,未來甚至有機會與新加坡、香港比肩。

此外,王儷玲認爲,在發展過程中,機構法人資金迴流的配套同樣重要。臺灣保險業長期持有大量美債資產,若資金要回流至國內,應提供對應的商品與制度平臺。如參考歐美市場,長期資產可享風險係數減半,有助提升保險業與投信業者拉大國內配置部位的意願,而結合另類投資與綠色金融,則可推動本土資金活化,挹注基礎建設與永續轉型。

除制度改革外,人才培育亦是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王儷玲說,以新加坡爲例,其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排名第二,臺灣亦已進入前二十名、名列第十八。若能強化國際化教育訓練與數位金融轉型兩大面向,將有助快速提升整體產業實力。

王儷玲長期於政大任教,協助培養臺灣金融人才,目前開設跨校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課程,邀請多校學生共同參與,並引進國際資產管理業者授課與實務分享,突破地域與校際限制。此外也加入推動「金融主權AI」行列,以期打造繁體中文金融大語言模型,未來可望應用於AI選股、ETF設計等領域,未來在產官學界合作下,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